高考看语文,语文看作文,作文看阅读------“大语文”时代需要“大阅读”
"大语文"是"大语文教育"的简称。"大语文教育"是已故特级教师张孝纯先生创立的一种新型的、带有突破性的语文教育思想。
"大语文"之"大"该如何理解?一是指语文的学习内容包罗万象,二是指作为基础性学科其作用辐射很广。
"大语文"包括了语言文字认知、文学常识、传统文化素养、阅读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写作能力等综合素质在内的所有内容。总的来说,"大语文"更注重从中国传统文化宝藏中汲取精华,弘扬千百年来祖先留下的精神财富,培养每一个孩子的文史哲艺综合素养。"大语文"观认为∶语文教育,是以让人获得更好的身心发展为基点的,因此,语文教育不仅在于让学生更好地进行语言表达,同时在于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方式、培养美好健康的情感与心理认知、完善和提升学生的自身人格与人文修养。故称作"全人教育"。
"大语文"不仅仅围绕着课本,而是一个涵盖了许多知识的学科。它跳出了课本的束缚,更加注重跟真实社会、实际生活现实的结合。"大语文"还打破了学科的边界,学习内容从语言拓展到文学、文化、历史、哲学、艺术等。它不单纯地为了教某篇文章而教,而会从历史背景、作者创作时的心境延伸出更多内容。比如,学《论语》的时候会学到儒家的哲学观,学《史记》的时候自然会涉及到历史观。
"大语文"教育不仅仅局限于应试、考高分,而是将眼光放得更长远,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和习惯,积淀文学素养,提升语文思维,致力于让孩子获得更好的身心发展,找到生命的意义。
在改革后的语文考试当中,一个趋势已经非常明显,得语文者得天下。"未来语文将成为中高考的杀器,高考要实现 15%考生做不完卷子。"教育部知名专家温儒敏曾说过这样的观点。
体现在高考语文上,阅读量以前卷面大概是7000字,现在是 9000字,将来可能增加到1万字。阅读题量也增加了,题量不是题目的数量,而是考生要做完的题的题量比去年悄悄增加了 5%~8%。
与此同时,2019 年秋季新学期,部编版语文教材顺利实现全国所有年级"全覆盖"。新的语文教材一年级到六年级古诗词128 篇,增加 87%。初中语文的古诗词增加 51%。
教育改革对语文的重视不仅体现在语文一科上,也体现在其他的学科上。像哲学、历史等其他学科的命题,题干也比以前变得复杂了。
所有这一切都昭示着,"大语文"时代已经悄然来临。
今后高考的区分度主要在语文
"今后高考的区分度主要在语文。"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原司长、国家副总督学王文湛在2017年11 月 30 日召开的第十六届全国基础教育学习论坛上如是说。
语文在高考中如此重要,如果你的孩子跟不上这次语文改革,不仅面临着语文试卷完不成,可能连其他科目的试卷也做不好,可以说语文可能会决定一个考生的命运。
如今,高考阅读题的权重越来越大,阅读内容也越来越丰富,从内容上来说,天文、地理、历史、科技无所不包;从体裁上来说,散文、戏剧、小说、传记、新闻、诗歌无所不有。
"大语文"渗透着素质教育的基因,尤其是现在语文考试全面又灵活。如果我们还在用应试的方法去学习语文,难免会有捉襟见肘的窘迫感,面对语文考试范围的扩大,卷面字数的增加,阅读难度的提升,学生和家长该何去何从?我们又该如何提升孩子的语文素养和学习成绩?
其实,"大语文"时代,除了语文基础的学习,还对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综合素质的培养提出了"大要求"。
归根到底,语文学习就是学习两项最重要的技能———阅读和写作。
作文是拉开语文成绩的关键
现在的高考语文总分 150 分,全国卷作文占分高达 60 分,部分省市作文占分甚至高达 70 分。除此之外,像北京等一线城市还增加了"微写作"题型。如果我们以60 分作文满分的标准为参考,大多数学生的作文,得分基本在 28—58 分之间,有 30分的浮动空间。
要知道,在高考竞技场上,1分就可以上排名相差千人,更何况30 分呢?可以说,只要作文写好了,至少可以领先同学 10-20分。江苏省著名特级语文老师钱俊元也曾说过∶"只要作文得分高。语文一科就能提高许多分,写作已经成为学生们语文成绩拉开差距的主要板块。
在语文学科内,一直有一个公式∶作文=二分之一的语文,得作文者得语文,得语文者得高考。
写作,是一个孩子综合能力的体现,不仅是文字的表达能力,还需要孩子的阅读能力、逻辑能力,创造力以及观察力等。
如果孩子缺乏写作能力,将来也必定丧失大量发展的好机会。就像《逻辑思维》主持人罗振宇所说:未来社会最重要的能力就是表达能力。
可作文对于很多孩子来讲是件头疼的事儿,写作文就像挤牙膏一样,半天憋不出几个字。即便写出来也是些流水账,连自已都看不下去。
其实写不出作文无非是这两个原因:
第一,脑子里就没想法,自然无从写起。
第二,心中有笔下无。心中有想法,怎奈词穷无法表达自己丰富的思想。
还有一种情况,想说得很多,但不知从何说起。写文章和口语表达还是有区别的,口语是线性的,而文章要讲究结构。作文都要落实到一字一词上,如果你没有大量的词汇积累,告诉你套路你依然还是写不出。
所以,我们可以知道,写作无捷径可走,这要靠大量的阅读得来。可以说,得阅读者得作文!
“大语文”时代必须要进行“大阅读”
教育部知名专家、原北大中文系教授温儒敏在语文教材研讨会上强调“语文说一千道一万就是阅读,阅读关乎语文更关乎孩子未来”。
孩子不阅读,根本应付不了考试,只看教材,别说高考语文,就连中考语文都将应付不来。
可以看到的是,“大语文”时代,考试对学生阅读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不要说从长远来看,阅读对学生学习、人生益处多多,就是为了适应新高考阅读需要,学生、教师、家长也当"风物长宜放眼量",让学生进行"大阅读",以切实促进他们阅读能力的不断提升。
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仅凭语文教材"这个例子"显然是不行的,仅凭语文课外延伸阅读也是不够的,我们要进行"大阅读"。
什么是"大阅读"?
一是就其阅读内容的范围而言,这个"大"字的意思,包含了语文教材在内的所有"文字",也就是说,凡书都可以读,天文、地理、历史,小说、散文、诗歌,古代、现代、国内、国外、报纸、杂志、网文等等,凡是"文字",不拘一格,都可拿来读;
二是就其阅读的氛围而言,"大阅读"是以语文课为圆心,向课外、班外、校外、家外、社会上不断辐射延展,在全社会形成一种人人阅读、处处阅读、无时不读的阅读大氛围,让阅读像呼吸一样,成为每个人的必需。
三是就阅读的形式而言,"大阅读"的"大"字,应包括"个性化阅读""同班共读"同校共读"甚至于"全社会共读"。个性化阅读是根本,"共读"则可实行智慧共享,将"千个人的哈姆雷特"共收自己囊中,从个人思维的狭窄胡同中走出来,在"保持自我个性"的前提下,明确前进的方向,融入到集体、社会中,与时代共呼吸!
如何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
目前语文考试的趋势,对阅读的要求已远远高出了平时教学内容,选文范围远超教材和一般中小学生的认知范围,未来语文将成为中高考的必杀器。
新高考改革在语文阅读能力和核心素养方面有着非常高的要求,语文在阅读理解方面难度将特别加大,所以更需要学生平时的积累。
语文素养的积累绝非一日之功,"大语文"时代来临下,孩子的培养要从小开始。通过语文类学习,不仅让学生更好地表达自己所思所想,而且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方式、培养健康的情感与心理认知、完善和提升学生的自身人格与人文修养。
阅读是一种能力。拥有这种能力,就是拥有了最重要的才能,就是拥有了无限的可能。对于孩子来说,这种能力不仅会体现到考试成绩之中,更重要的是对其一生还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阅读已经成了重中之重,需要学生在阅读广度、数量、速度上要下大功夫。全面培养阅读能力、文学素养和思维品质。
那么,如何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呢?初期要先从兴趣开始,小孩子读故事书,大些的可以看小说。先让孩子爱上读书。如果孩子小一定要家长陪同孩子—起读,把兴趣培养出来,能独自阅读时,家长只负责选书就行了。
要摘抄经典的句子,形成自己的素材库,如果不储藏,则过目即忘,我们必须于脑外另辟储存室,分门别类订成目录,比如描写人物的、景色的、性格的,将其储存好,待自己写作时可参考借鉴。
当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文思泉涌了。
有专家研究证明,一个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只有达到课本的4-5倍的时候,才会形成语文能力,在这个方面,特级教师窦桂梅堪为典范,她所带的一个班自小学一年级开始,至六年级毕业,学生积累了100多个寓言,200 多条古今中外名言警句,300多首古今诗词,1000多条成语,因而她的学生文笔流畅,出口成章。
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家吕淑湘先生也说过,他学习语文,三分得益于课内。七分得益于课外,
总之,一个人养成了爱读书的习惯,才会一生都不感到寂寞,才会完成终身学习的任务,才会是一个不断提升自已、不断成长的人。
别错过阅读关键期
脑科学家的研究发现,自然界的所有动物,包括人,在大脑发育的过程中,都有一个发育时间表;在哪一个阶段哪些技能先发育,哪些技能后发育。如果家长抓住了这个大脑发育时间表,在孩子那些大脑技能正在发育的高峰期,对孩子适时实施教育,则效果就要好得多。反之,错过了大脑发育的关键期,再对孩子实施教育,效果就要差许多。
根据一个人的成长规律和中国教育升学考试制度,一个人一生中奠定人生观、价值观、知识基础,阅读兴趣的大好时间段是在 10-14岁(即小学四年级至初中二年级)这不到五年的时间内。如果学生在关键时间段掌握了高效的阅读法,阅读了大量文学名著、名人传记、科普读物等书籍,就为他今后的人生观的确立、专业的选择、人生目标的确定、学习的能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大语文"时代的来临,意味着以后孩子综合素养的提升才是关键中的关键,阅读无论是为了高考还是对孩子以后的发展,都有益而无常。通过大量的阅读能够使孩子树立完善的世界观、价值观,并且接受到更好的人文教育,拥有更丰盈而美好的人生。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原教育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中原教育周刊所有。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原教育周刊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