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龄触网,宜疏不宜堵
3岁玩微信,7岁会网购,14 岁网络技能已全面超过父母,互联网儿童已成为网络大军中不可忽视的成员。
如今,互联网的触角已无处不在,手机、电脑等智能设备对"千禧一代"而言,就像玩具一样稀松平常。《青少年蓝皮书: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报告(2020)》指出,互联网已经深度融入未成年人生活学习,未成年人的互联网普及率已达 99.2%,显著高于中国总体互联网普及率(64.5%)。未成年人首次触网年龄不断降低,10岁及以下开始接触互联网的人数比例达到78%。
低龄触网风险多
三十五岁的李玲半夜起来上厕所时,忽然发现儿子屋里还有隐隐的灯光,她感觉不妙,推开门一看,十岁的儿子球球正撅着屁股趴在床上玩游戏。她在儿子惊恐的目光里,面无表情地没收了他的电脑。
她回到卧室,却再无睡意,床头手机显示的时间已是凌晨三点。这已经不是她第一次发现儿子通宵玩电脑游戏了。不知道什么时候,儿子学会了一种第五人格的游戏,只要李玲一个不留神,他就偷偷地玩,有时甚至玩上通宵。她打过,骂过,甚至把平板藏起来过,可儿子还在学电脑编程,总不能一直不让他接触电脑吧?她叹口气,心里涌起深深的无力感。
而和她有同样焦虑的,还有妈妈赵芹,她小学五年级的女儿,在暑假时玩她的手机,两分钟内给她喜欢的主播用"花呗"打赏了两万三千多元,虽然她及时发现并报了警,但还有七千多元没有追回来。在狠狠教训了女儿一顿之后,她只好设置了"花呗"限额。
作为真正的"网络原住民",互联网已逐渐成为当代儿童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学者将2000年以后出生的人群定义为"苹果世代",他们一出生就面临着一个无所不在的网络世界,数字化生存是他们从小就开始的生存方式,他们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社交媒体、网游和直播包围下长大,是身处屏幕世界的"滑一代"、上网看世界的"搜一代"、离不开社交媒体的"微一代"、爱玩网游的"游一代"和喜欢分享的"秀一代"。据统计∶8.5%的7岁儿童进行过网购; 16.7%的7岁儿童在网上发布过图片、视频或文字;甚至有 4.1%的7岁儿童表示开始拥有自己的粉丝。
未成年人网络使用能力和学习能力较强,更容易接受新鲜事物,但对于正在初窥世界的儿童而言,网络存在的众多安全隐患,也总是令家长担忧不已。
随便打开网络,我们就能发现,一些小说阅读平台存在大量色情暴力的内容,一些游戏周边APP成为不良信息传播的新温床。另外,有些平台推出"一边看小说、一边赚钱"等乱象模式,也会诱导未成年人不断增加网络阅读时间。对于没有收入的未成年人来说,网络阅读平台的这种营销方式对他们产生了不小的吸引力。网络上隐晦的招聘童星童模等信息,也常常会增加未成年人遭受侵害的风险。
相关信息也显示,46%的儿童时常会遭遇淫秽类的不良信息;近半数遭受过线上欺凌辱骂、陌生人见面邀请等。更值得警惕的是,在所有未成年犯罪中,80%是受互联网上的色情暴力信息影响。
对于儿童沉溺网络后暗藏的风险,中国绿色网络建设传播联盟常务副秘书长明宗峰深表担忧。他认为,儿童往往对安全风险的认知不足,且过度上网,网络欺凌、骚扰等也容易对其心理造成伤害,甚至长期关注不良信息会诱发违法犯罪等风险。
"以网络游戏为例,网游生产商往往利用青少年玩家的心理特点、兴趣喜好等,有针对性地设置一些付费陷阱诱导其充值。恰恰很多未成年人自控能力有限,加上经济不独立,很容易引发偷盗、诈骗等违法行为。"
这些网络所带来的危害,让很多家长、学校谈及未成年人触网的时候都很紧张,甚至到了"谈网色变"的程度。为了防止未成年人触网,有的家长、学校采取没收手机、断网等极端做法。虽然这些做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治标不治本”,久而久之,还成为未成年人与家长、老师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
儿童上网宜疏不宜堵
但是,如果仅仅因为害怕网络可能存在的各种弊端,就“围追堵截”,想方设法阻止孩子接触网络,无疑是因噎废食。
当今是移动互联网空前发展的时代,几乎每个孩子刚一出生,就“泡”在网络的世界中,网络是他们的成长环境,更是他们的生活“日常”。因此,上网低龄化是必然,更是正常现象,要想把孩子与网络彻底隔断,几乎不可能,也做不到。
而且,网络无处不在,它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工作、学习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文明上网更有益于孩子智力开发、增长见识、开阔视野,使用网络已是当今青少年必备的技能之一
因此,面对低龄触网,无论家长、学校还是社会、国家,加强正面引导才是关键。教育专家孙云晓认为,面对儿童低龄触网现象,家长不应该一味地“堵”,应该想办法“疏”。儿童在这个年龄阶段更需要面对面的互动,比如亲子游戏、户外活动等。虽然看起来费工夫但这些真正有益于孩子成长。
家校联合提高未成年人网络素养
网络素养是近年来被大众频频提起的一个词语。未成年人上网,更需要注重网络素养的培养。网络素养是指与网络相关的素质与修养,包括知识、技能、态度三个层面。
通常来讲,网络素养可以分为"知网""用网"融网"三个方面。其中,"知网"主要包括认识网络、理解网络和安全触网,即掌握网络基本知识,了解网络的特征和功能,具备高度的网络安全意识;"用网"主要是指具备网络信息的获取、识别、评价和传播能力,做到善用网络,从容、理性、高效上网;"融网"主要是指智慧、阳光、依法上网,即具备网络道德和法律意识,具有自律和自控能力,能够创造性地使用网络。
对于如何培养未成年人的网络素养,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教授詹新惠提出了自己的建议∶"网络安全防范与自我保护知识的教育,是未成年人网络媒介素养的首要内容。"在她看来,网络安全是当前互联网与新媒体存在的最大风险和隐患。未成年网民缺少一定的网络技术知识和安全常识,没有自我保护和防范意识,同时又易于受好奇心驱使,受情绪影响,盲目冲动,在网络上很容易成为被攻击和被欺骗的对象。因此,有必要在中小学课堂开设网络安全课程,讲授基础的网络安全知识和隐私保护常识,辨析网络上存在的各种安全问题和陷阱,从主观上建立起网络安全的"防火墙"
"同时,未成年人的生活相对单一,网上学习、网络聊天和游戏娱乐成为其校园学习之外最主要的活动方式。要指导未成年人预防网络沉迷、网络成瘾,合理安排上网时间,适度使用网络应用。所以,指导未成年人文明上网,文明用网才是关键。
此外,她还建议要引导未成年人思辨性地看待网络亚文化的各种现象。"未成年人的文化价值观处于形成阶段,极易受二次元文化,鬼畜文化,饭圈文化等各种网络亚文化的侵蚀和渗透,脆弱,善变,甚至成为网络暴力、网络侵权中的一员。加强未成年人对网络文化、网络现象的认知,批判性接受网络文化狂欢,避免走向网络群体极化和群体迷思。
从学校层面来说,一方面,加强学生网络安全教育势在必行,要注重培养学生网络素养以及独立思考和善于辨别的能力,指导其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另一方面,深入挖掘日常生活教育价值,组织多彩的课余活动,激发兴趣点,把学生的注意力从网络吸引到精彩的校园生活中。家校联合,才能共同提高孩子的网络素养。
家庭是预防孩子网瘾的第一道防火墙
有关中小学生网瘾的调查显示,民主家庭中,不到 2%的孩子有网瘾;家长在这方面管得比较严格的家庭中,有约 89%的孩子有网瘾; 而在家长对孩子玩游戏比较放任的家庭中,超过 11%的孩子上网成瘾。
民主型家庭亲子关系更加和谐,父母更能理解孩子的想法,同时孩子对父母的接纳程度高,也更乐意听父母的意见或建议。所以,孩子有可能对网络游戏的一些负面影响有较深刻的认知。而溺爱型,忽视型和专制型教养模式下长大的孩子,对网络游戏的看法受父母的影响较少,受同伴、同学等同侪群体的影响较大。
所以,家庭才应该是预防孩子网络成瘾的第一道防线。我们不仅要对未成年人进行网络素养的教育,也要对家长进行网络素养的教育,构建和谐的亲子关系。
在很多家庭中,通常孩子一哭闹,父母就给孩子看手机上的图片、动画,他们就会立马安静下来了。久而久之,家长便习惯了用这种方式来转移孩子的注意力。长此以往,孩子会越来越频繁地使用互联网,对网络的依赖性也会逐渐增强。
七岁的杨扬做完作业,想让爸爸陪他一起玩汽车人大战奥特曼的游戏,可爸爸却捧着新买的手机,不耐烦地对杨扬说:“一边玩去,没看到我正忙着吗?”
杨扬撅着嘴,走到一边,一边觉得很受伤,一边暗暗地想,爸爸爱手机,远远超过爱自己啊。
多数孩子表示,在父母陪伴和网络游戏之间,他们更愿意选择父母的陪伴。八岁的刘晨表示:“我很喜欢运动,但没人陪我,我只能窝在家里看手机。”
专家认为,如果父母想让孩子远离手机,首先要以身作则,空闲之时少看手机、不玩网络游戏,不沉溺于移动网络,给孩子树立良好榜样;父母要给予孩子高质量的陪伴,多些面对面的互动,如亲子游戏、户外运动等,让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吸引孩子;要有意识地培养孩子健康广泛的兴趣爱好,以此分散孩子对网络的注意力和依赖感。除此之外,对于上网课、查资料等网络学习行为,家长也要加强监管,尽量启用青少年模式,引导孩子逐渐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自觉控制上网时间,甄别屏蔽不良信息。小学高年级阶段是学生接触网络游戏的高峰时期,要在中小学生刚开始接触网络时就立规矩、养习惯,使孩子形成良好的习惯。10 岁以下孩子以建立习惯和规则为主,10 岁以上孩子以沟通交流为主。
同时,父母还要多了解孩子的"数字轨迹",比如孩子在网上做什么,对哪些网站感兴趣。只有了解孩子上网做了什么,遇到了哪些问题,才能及时引导教育。
虽然很多父母担心孩子沉迷网络游戏,但其监管和控制的手段并不高效。据了解,规定孩子玩网络游戏的时间是父母最普遍采取的措施(66.6%),其次是监督孩子玩游戏的时间(55.7%),第三是限制孩子玩网络游戏费用(52.7%)。而能告诉孩子网络游戏信息、与孩子一起玩网络游戏的比例仅为 15.6%和 13.8%。
所以,家长要和孩子一起学习,加强自身的学习,跟上科技发展的最新脚步,及时了解潮流文化,不被孩子"甩开"太远。在互联网时代,让孩子完全脱离游戏,会让孩子跟时代出现一定的割裂,家长要改变态度,以商量取代指使,走近孩子、陪伴孩子,从心理上理解和了解孩子,才能起到更好的效果。粗暴的禁止会使孩子变得叛逆,结果只能是适得其反。
本刊编辑部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原教育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中原教育周刊所有。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原教育周刊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