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教育周刊 > 资讯

花季自杀的背后......

发布时间:2020-12-28 23:12:38来源: 河南教育周刊
  

  2020年10月12号,郑州一名12岁小女孩从29楼坠楼身亡。往前追溯,8月31日,湖北一名12岁男孩因未完成暑假作业从7楼跳下。8月24日,河南南阳一名16岁男孩,因玩手机的问题与父母产生矛盾,跳河身亡。6月4日,江苏常州一名11岁女生作文课后跑出教室翻越栏杆坠楼身亡。4月17日晚,上海卢浦大桥上一名17岁男生和母亲发生矛盾,一气之下纵身跳下……

  这样的悲剧我们不必再一一列举,中国官方公开报道的一组数据表明,多年来,中国是世界上青少年自杀第一大国,在自杀者的年龄排列中,12岁占第一位(40.3%),其次为14岁(22.7%),11岁和13岁(13.6%)。在自杀者的性别对比中,女孩子远远高于男孩子:女孩占(72.7%),男孩占(23.7%)。

  这一组组冰冷的数字,代表着一个个鲜活生命的凋零,背后则是一个个破碎家庭无休止的痛苦与绝望。那么,是什么原因让这些年轻的生命甘愿放弃生命呢?是什么让这些花季少年尚未开始绽放便选择了凋零?

  孩子自杀不是要结束生命,而是要结束痛苦

  河南省和谐妇女儿童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理事长、河南省妇联12338心理志愿服务团团长、高级心理保健师刘金洋认为,那些想要自杀的孩子,他们并不是真的想要结束生命,他们只是想要结束自己的痛苦,或者只想得到生活中重要人物的理解和认可。但是他们太小,想不出更有效的方法来减轻痛苦或处理问题,所以自杀就变成一个很有吸引力的选择。

  一位网友曾说:“小孩自杀,有一部分,是报复。跳下去的一刻,要的就是这个结果。用自己的命,来换父母痛哭流涕。他心里是这样想的,后悔不后悔,不是那个时候想的事。成年人活的久了,活的圆润了,知道忍一时,得过且过,小孩不是的,小孩的世界,恨起来,就是活一口气。这口气,你给我的,我还给你。如果家长在打骂孩子的时候加一句‘你还不如去死’或者‘你就不敢死’这样的话,对于青春期的孩子来讲,‘人活一口气’就直接冲进脑子里,冲动让他想不了任何事情,脑子里只会循环播放这句话。”于是,自杀就成了冲动之下的产物。

  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周海宏曾说,关于孩子轻生的问题,是一直存在的,只不过以前没有现在信息技术发达,消息传播没有现在快,所以会觉得只有现在的孩子脆弱。

  但也有不少人会把责任推到社会上,认为孩子这样是因为现在的社会压力大。可是为什么有的人能耐得住压力,有的就不能?

  周海宏教授提到了“抗挫折能力”,并给出了解释:抗挫折能力是遇到挫折时,不要造成动机水平下降。比如一个孩子考级没通过、比赛没获奖、被老师批评了、被妈妈骂了,不管外界多少不如意的事情,他的动机水平不下降,他就会继续坚持。

  他同样给出原因:导致孩子活着的动机水平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基本需求得不到满足。

  孩子被家长打了,不想活了,这个“不想活了”不是活不下去了,站在心理学层面来分析,就是活着的动机水平下降了。

  这对大多数家长来说才是真正可怕的,如果给家长一个机会,可能宁愿孩子学习动机水平下降,也不想孩子活着的动机水平下降。

  很多家长可能不知道,活着也是需要动机的。活着的动机是什么?需求要得到的满足,而且要有满足需求的目标。

  这样说不太容易理解,我们可以分析出几种常见的需求。

  审美需求,想和别人一样漂漂亮亮、干干净净;优胜需求,想要被表扬;成就需求,想要在自己有限的生命中达成某种成就;亲和需求,渴望别人的关心和爱护;自由需求,想要多见识一下外面的世界……

  可是当这些需求一个个都达不到的时候:想要漂亮,却是别人眼中的“丑八怪”,想要干净,却每天生活在“脏乱差”中;想要得到表扬,却每天被贬损;想要达成某种成就,却发现达不到,自己的生命在被浪费;想要被关怀,却发现身边没有一个人关心爱护自己;想要见识外面的大千世界,却每天被囚禁在小屋里……

  这一个个的需求不被满足,就仿佛一间满是窗户的房屋,窗户被一个个关闭封死,慢慢的光亮透不进来,感觉全世界只剩自己,就算死在黑暗里面都没人发现,活着还有什么意义?

  一个人需求得不到满足,活着的动机水平就会越来越低。

  所以,想要提升孩子活着的动机水平,那就是尽可能的满足孩子的这些需求。

  让孩子对未来有更多的期待,让孩子对生活有更多的眷恋,对生命有更多的敬畏。

  也有人说,孩子的有些需求,我们真的不能满足,比如孩子想要个天上的月亮,这怎么满足?这个时候,父母就需要对孩子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才会让孩子在得不到满足的时候,也不会觉得自己被抛弃,被放弃,不被人爱。

  世上没有想自杀的孩子

  周海宏教授曾说:世界上没有想自杀的孩子,只有让孩子想自杀的教育。的确如此,每一个自杀孩子的背后,都有一对不懂教育的父母。

  身处这样一个压力重重的时代,父母自己也很拼,加班是常态,怕被社会抛弃,周六周日还要学习充电,没时间陪孩子。

  他们不但自己忧心忡忡,还把这些焦虑转嫁到孩子身上,有些父母还受成功学的影响,羡慕某某月入百万了,某某的孩子送去贵族私立学校接受精英教育了,于是转而对孩子的期盼也很大:“现在不吃苦,长大就要吃苦。”“要活成人上人,不拼命哪儿行?”

  父母只关心孩子未来能否头顶光环,成绩是否能给自己的脸面添光,却不会过问孩子活得累不累。

  刘金洋说,现在的孩子,哪个没有三五个补习班、兴趣班?现在的孩子真的太难了,尤其是天赋不高、注定平凡的孩子,一边是父母的期望,一面是自己的无能为力。当两者冲突时,一般的孩子都会无法平衡两者之间的关系。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研究生导师李玫瑾曾三问家长:

  1、你是否有足够的时间来陪伴孩子成长?

  如果你亟需挣钱,如果你事业太重要,如果你没有时间亲自哺育,那你暂时一定不适合要孩子,否则,极有可能事业做大时孩子已经成陌路人。

  2、你是否有足够的耐心来陪伴孩子?

  如果你是一个只需要别人关心你、而不愿意关心别人的人;如果你对生活琐事没有耐心也极不情愿做这类事时,你要考虑一下是否短期要当父亲或母亲。

  3、你是否知道孩子心理发展的几个基本阶段,每阶段你需要做什么来完成对他(她)的“心理抚养”?心理抚养的内容哪些在先,哪些随后?哪些是基础性的心理抚养,哪些是一生的心理抚养?如果你以为你的孩子生出来后会自然长大,自然懂事?那你一定会失望。

  因为,在现代社会你不教育,电视、网络会教育他(她),当你发现孩子身上出现种种“毛病”时,你再行动已为时已晚。

  尤其独生子女时代,父母没有实验期,当你终于明白抚育道理时可能已经错过了最佳教育期。

  在近日的一项调查中:上海有24.39%的中小学生曾有一闪而过的“结束自己生命”的想法,认真考虑过该想法的也占到15.23%。更有5.85%的孩子曾计划自杀,并有1.71%的中小学生自杀未遂。而所有自杀原因的排列中,学习压力过重占第一位(45.5%)。

  父母要真正关心孩子的心理状态,了解孩子内心真正需要什么。亲子关系是父母与孩子之间最重要最根本的关系,让孩子在这种关系中感受到关爱,而不是功利式教育,更不是威逼利诱。

  家庭关系是孩子心理健康的基础

  那些家庭关系和谐,亲子关系良好的孩子,心理更为健康,抗挫折能力也更强。反之,那些父母离异,或者缺少父母陪伴的孩子,更容易自卑,内向,不安全感也更强。

  刘金洋认为,健康的心理,是每个孩子得以健康生活在这个世上的基础。而孩子和父母之间安全的依恋关系,是他们形成健康心理的根基。

  在孩子2~6岁时,如果父母和孩子之间建立起安全和稳固的亲子关系,给孩子提供一个安全、稳定、充满爱的生活环境,那么,会让孩子感受到稳固的安全感,并逐渐建立自信心,这是孩子形成健康心理的根基,也是孩子一生发展的基础。

  《积极心理学期刊》的一项研究发现:父母的控制行为和孩子以后生活中的心理健康问题之间存在关联,家长控制欲过强,对孩子幸福感造成的负面影响竟然与痛失至亲对人们产生的负面影响程度相近!

  大量的案例证明:正是父母强烈的控制欲迫使孩子远离父母,远离家庭。

  如果父母无视孩子作为一个独立人格的人的存在,即使目的很好,结果也会不好。付出再多的努力也总会付诸东流。

  同时,平和、和谐、愉快的家庭气氛,是孩子健康心理发展的长久保证。夫妻关系对于孩子身心健康的发展也有着最直接关系。对于一个家庭来说,爱永远都不嫌多。一个拥有愉快、和谐的家庭氛围,拥有稳定情绪,懂得接纳、支持的父母,以及吸收和见证了满满的爱的孩子,最不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在这样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中,孩子的心情是愉快的,他感受到的环境是安全的,他能观察到的世界是友好的,他会对周围的人报以善意,他也愿意和周围的小伙伴友好相处。这也要求父母,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要不断提升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找到合适的情绪和压力舒解通道。

  怎样让孩子摆脱自杀的心理

  儿童和青少年自杀的原因有很多,据了解不外乎这几种:学习压力、父母关系、逆反情绪、心理问题、对死亡的错误理解等,针对这些原因,父母们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应对。

  1、及时了解和疏导孩子的情绪

  对于孩子的情绪和需求,要尽量采取接纳的态度,要有耐心,愿意花时间去陪伴孩子、倾听孩子的声音和想法。孩子不开心的原因可能在大人看来很幼稚,觉得那么点小事儿有啥好伤心的。但我们都是普通人,保有在一定程度上表达负面情绪的权利,千万不要教孩子硬抗。否则,长此以往,孩子的情绪经常被否定,就会积压成心理问题,很容易走向大爆发。家长一定要以同理心去体会孩子的感受,引导孩子学会释放自己的情绪。

  2、让孩子明确自己的重要性

  很多孩子选择自杀,是因为他们常常感觉不到自身的价值,特别是当他得不到家长、老师这些对他来说非常重要的人的肯定和认可时,他会感到非常沮丧。作为家长,我们一定要从小建立孩子的价值感,让他充分认识到自身的价值,让他知道自己是一个美好的存在,千万不要让他觉得自己是个负担,有价值感的孩子是不会轻易走上自杀的道路的。

  3、给孩子上一堂死亡教育课

  在我们的国民教育中, “死亡教育”这一课一直是缺席的。对于大多数国人来说,死亡是个不愿提及的话题,因为这代表着不吉利、晦气。著名哲学家萨瓦特尔说:“认识死亡,才能更好地认识生命。”心理学的研究已经表明:回答有关自杀的问题,并不会诱使儿童或青少年考虑自杀,也不会给他们造成高度的心理痛苦。所以,当孩子大一点的时候,父母一定要跟他深入地谈谈这个问题,让他知道缓解痛苦的方式有很多种,自杀是最不可取的。

  4、培养孩子的逆商(挫折商)

  父母一定要教会孩子,不要把自己的遭遇扩大化、唯一化,遇到逆境我们要学会自我救赎。要尊重孩子意愿,学会放手让他尝试、让他试错、鼓励他多体验外界各种事物,让他的内心,随着经历的增加和经验的累积,变得越来越丰富和坚实。只有这样,在他需要独自一人面对人生的风风雨雨时,才能更加从容、坚定。

  5、孩子早恋要正确引导

  据调查,在自杀原因的排列中,学习压力占第一位(45.5%),排名第二的就是早恋(22.7%)。在很多家长和老师心里,早恋如同洪水猛兽,因而对孩子百般提防。其实,青春期美好的情感,是孩子成长的必经之路,需要我们理性的引导和沟通。

  简·尼尔森在《正面管教》一书中提到:“如果我女儿15岁谈恋爱,我觉得这是很一件很正常的事情。一个少女,如果没有秘密,那青春就少了意义。而你要做的,应该是把这种美好的感情往健康的方向引导。”

  当发现孩子过早的有了喜欢的人,不要慌张,不要忧虑,我们不如用传统的方式,给孩子写一封温柔可爱的信告诉他:赞美他优秀,祝贺他长大,告诉他这是一件很正常的事,但要把握好分寸;告诉他可以恋爱,但恋爱不是全部。相信只要进行正确的引导,早恋不会变成困扰家长和孩子的原罪。

  对我们每个家庭来说,孩子无小事。当如花的生命失去,再多的后悔与愧疚也与事无补,我们所做的,就是防患于未然,真正地理解孩子,接纳孩子,用理智来代替暴力,用沟通融化孩子内心的坚冰。只有这样,才能防微杜渐,杜绝此类悲剧的再发生。

  本刊编辑部/文

(责编: 辛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原教育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中原教育周刊所有。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原教育周刊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