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教育周刊 > 资讯

消除校园欺凌任重道远

发布时间:2021-01-25 17:37:25来源: 中原教育周刊网
  

  近日,河北省张家口市蔚县某中学校园暴力事件的视频在网上刷屏,并列发网友热议。在视频当中,被打女生坐在铁架床的下铺,三名女生轮流对其言语呵斥、扇耳光,还伴随有戏谑的笑声。在霸凌过程中,一名女生拿出电子烟塞到受害女生嘴边,说道"吸一口",见受害女生无动于衷,紧接着就是谩骂、揪衣领、扇耳光,同时,不忘将电子烟放入自己口中"吞云吐雾".…..

  这起校园欺凌事件迅速引发社会舆论关注。

  一

  什么是"校园欺凌"?

  2020年,我国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认为,学生欺凌是指发生在学生之间,一方蓄意或者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手段实施欺压、侮辱,造成另一方人身伤害、财产损失或者精神损害的行为。

  我国的校园欺凌问题十分严峻,校园欺凌行为的发生率高。中国应急管理学会 2017年的研究显示,语言欺凌是我国校园欺凌的主要形式。按照校园欺凌的方式进行分类,语言欺凌行为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欺凌行为,占 23.3%;从校园欺凌行为调查的样本数据看,中部地区学生的校园欺凌行为发生率最高。

  2016 年在上海市金山区开展的一项调查研究显示,42.6%的学生在过去 30天内遭受过不同类型的欺凌,其中遭受言语欺凌的发生率为 30.4%,情感欺凌的发生率为 24.3%,躯体欺凌的发生率为 15.5%。

  21世纪教育研究院于2017年在北京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6.2%的北京中小学生有被故意冲撞的经历,有6.1%的学生几乎每天都遭受身体欺凌;40.7%的北京中小学生有被叫难听绰号的经历,有11.6%的学生几乎每天都遭受语言欺凌;18.6%的学生有被同学联合起来孤立的经历,有2.7%的学生几乎每天都在经历这种欺凌。

  数据显示,校园暴力案件数量逐年下降,但形势依然不容乐观。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于 2020年6月发布的《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白皮书》(2014~2019),自2017年纳入统计范围以来,我国未成年人校园欺凌和暴力犯罪数量逐年下降,提起公诉案例由2017年的 5926例下降至2019年的 2914例,批准逮捕案例由 2017年的 4157 例下降至 2019年的 1667 例。

  二

  家长及时发现孩子受到欺凌非常重要。

  当欺凌发生之后,很多孩子会保持沉默,很少告诉家长或老师;而旁观的同伴也会因为害怕受到报复等原因而不向老师报告,这种现象在年龄较大的儿童中更为普遍。因此,教师或家长要敏锐地把握到某些儿童出现的一些异常情况,及时了解所发生的事情,并做出相应处理。

  可以根据以下迹象来判断儿童是否受到了欺凌∶放学回来,儿童的衣服、书籍以及其他个人物品被弄坏、撕裂或丢失了;身上有淤伤、割伤、擦伤等伤痕而又解释不清楚;以种种借口表示不愿意去上学,选择不合逻辑的较远的路线上学,甚至请求家长送他们上学;向家长要超出正常范围的钱(可能把这些钱送给欺凌者);放学回来,看上去忧伤、失落、焦虑、害怕,情绪低落;难与他人相处、好争辩,通常说的一句话是"每个人都捉弄我";出现学业问题,学习成绩或学业表现突然下降;出现抑郁症状。

  但是,出现这些症状可能有其他方面的原因,比如,家庭发生了变化(父母离婚、分居、家里又添妹妹或弟弟等),学校出现了其他令他忧虑和烦恼的事情(如,受老师批评、考试成绩不好等),因此不要急于做出结论,还要结合其他方面的信息,可以向有关的同学了解情况。

  家长在确认孩子受到校园欺凌后该怎么办呢?

  一是安抚孩子的情绪。孩子受到了校园欺凌,身心都会受到巨大的伤害,作为父母要多陪陪孩子,或者找专门的心理咨询师进行疏导。二是向老师和学校反映。对于孩子遭受的校园欺凌事件,家长要向老师和学校领导反映,让学校和老师肩负起照看孩子的责任,加强对校园欺凌的监督和对施暴者的管教。三是查出事情的缘由。家长发现孩子遭受校园欺凌以后,要迅速向孩子问清楚事情的缘由,查清楚来龙去脉。并且通过学校找到施暴者与之进行交流,告诫施暴者以后不要再欺负自己的孩子。四是与施暴者家长交流。找到施暴者的家长,双方家长可以电话联系,不过最好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好好沟通一下,把问题都说出来,让其加强对自己孩子的教育管理。五是触犯法律的报警处理。对于触犯法律的校园施暴者,为了保护自己的孩子,家长在必要的情况下,可以进行报警处理,通过法律的途径来惩罚校园欺凌当事人。六是持续跟踪关注孩子。持续关注孩子的在校情况,看看孩子在学校是否继续受到校园暴力的侵害,遭受校园欺凌,发现问题要及时解决。要定期和孩子谈心交流,引导孩子走出校园暴力的阴影。

  三

  当欺凌事件发生时,班主任要有应急预案,及时介入;对于此前已经发生的欺凌事实,班主任应该通过各种途径,责令其立即停止欺凌行为并且阻止再次发生;班主任要履行告知义务,让欺凌者家长和被欺凌者家长了解孩子在校的全面真实情况,不轻描淡写甚至有意包庇;对于那种可能造成严重后果或继续危害学生的欺凌者,可移交公安部门处理。

  除了对被欺凌者进行及时的安抚之外,班主任也要做好对旁观者的教育。校园欺凌中,旁观者数量多、范围广,是不能被忽视的群体。一个学校里真的发生了校园欺凌事件,围观学生的心理阴影也是不小的,也会对生存环境产生恐慌。因此,班主任也要注重对围观者的教育。此外,从某种程度上说,实施欺凌的学生也是受害者,实施欺凌往往是因为前期没有受到足够的正向教育。因此,除惩罚之外,班主任后期要对其进行正向教育。正向教育就是用正向的观念、思维和手段教育学生,从正面的方向来实施教育,鼓励学生朝着老师指明的方向去改变。这样有利于孩子改正缺点和不良行为,有利于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和健康的人格。

  在一段时间内集中对校园欺凌进行专项治理是必要的,但要长效治理校园欺凌行为,需要多管齐下,包括制定必要、有效的惩戒制度。这种惩戒既有严格执行法律规定的刑事责任、民事责任追究,也有毫不含糊的赔偿、矫正措施,尤其是后者,针对性更强。要让所有学生明白,一次欺凌行为就要对应付出足够的代价,绝不再仅仅是接受和颜悦色的批评教育就能轻松过关。但是,作为教育管理者,不能对施暴学生一味批判、恐吓、全盘否认,而是要帮助他们看到自身行为的不合理之处,理解自己施暴行为的前因后果,并学习用更加健康积极的方式实现合理的目标。这样才能惩教结合,立德树人,

  欺凌事件的结束,并不代表班主任工作的完结,班主任要及时进行教育反思。反思欺凌发生的原因,为什么会发生校园欺凌?为什么没有及时发现?如何预防此类事件再发生?校园欺凌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原因,又有学生个人的因素。因此,在反思过程中,班主任应该首先创造一个宽容与尊重的大环境,并以此为标准要求学生,通过互动式教学充分与学生接触、交流,了解学生的心理和身体发展情况,让学生树立良好的健康的价值观。

  班主任要对学生进行法律、规则教育。对学生进行法律、规则教育是培养学生成为合格社会公民的基础性教育。如果不按法律规定、程序处理学生的违法犯罪行为,不仅无法培养学生的遵纪守法意识,还会助长违法学生的嚣张气焰,把强调平等 、尊严的学校变为一个弱肉强食的"丛林社会",严重影响未成年人的人生观、价值观。

  当然,班主任也要严格保护学生的隐私,防止信息扩散,避免学生受到二次伤害。专业人士认为,学生遭受欺凌暴力伤害后会进入心理创伤状态,安全感被破坏,各方面均不稳定,任何叠加的危险都可能造成更加难以挽回的伤害,只有确保所处环境安全稳定才能逐步恢复正常。因此,隐私保护显得格外重要。

  四

  对于造成严重后果的校园欺凌事件,必须依法处理。司法机关、教育主管部门与学校千万不能采取息事宁人的态度,"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浙江省宁波市曾有这么一起案例。宁波某学院董某等6名学生,在学校宿舍内对同学小江(化名)采用口塞纸巾、绑皮带、脱衣拍视频发微信群、灌酒、强迫抽烟、剪头发、身上写侮辱性语言等方式进行凌辱,并通过拳打脚踢、扇耳光、扯头发等方式对小江进行殴打,欺凌,殴打行为持续了数小时。后经法医鉴定,小江已构成轻微伤。

  这就是一起典型的校园欺凌案。此案极大影响了小江的学习、生活,原来挺活泼的一个姑娘,现在长时间不敢去上学,不敢和同学接触,不敢参加社团活动,戴着口罩才敢出门。小江曾经说,她现在走在路上都会有那种被人关注、被人盯着看的感觉,总感觉有人在背后议论她。

  该案经当地法院审理后,以强制侮辱罪分别判处6名被告五年到一年有期徒刑。

  该案经当地法院审理后,以强制侮辱罪分别判处6名被告五年到一年有期徒刑。

  一个不能保护老实人的社会,一个遵纪守法公民的合法利益得不到保护的社会,是没有希望的社会。同样道理,一个不能给学生创造宁静学习空间,不能维护学生合法学习权益的学校,也不会是一所好学校。

  2016 年底,北京中关村二小的一名学生,刚刚满 10 周岁,在学校遭遇校园霸凌,被同学用"厕所垃圾筐扣头",然而校方采取了"和稀泥"的方式进行处理,引起了家长不满。于是一篇题为《每对母子都是生死之交,我要陪他向校园霸凌说 NO》的文章在朋友圈广泛传播,引发人们对校园欺凌问题的普遍关注。

  "厕所垃圾筐扣头",无论是出于什么动机,都逾越了玩笑的底线,是典型的校园欺凌了。遇到这样的问题,学校如果怕麻烦,不敢果断采取措施、该处分就处分、该赔礼道歉就赔礼道歉,就会造成严重的后果。除了受害的学生会产生心理问题,身心健康受影响之外,还会产生"示范效应"。一起校园欺凌的处理不及时、不到位,会引起更多的校园欺凌,会给学校的管理带来更多的麻烦。

  长期以来,校园欺凌一直得不到合理的处置。学校管理者没有意识到,或者不敢想象这一问题的严重性,而只是将之当成"学生争执"淡然处之。一方面,学校很少会对"被欺凌学生"的投诉足够重视,不是"零容忍",而是"一直容忍";另一方面,那些长期施暴的"危险学生"也很少会得到足够的风险评估和事前干预。这种情况,从小学到高校都有存在,学校一旦麻木不仁,酿出大祸了才出手治理,那就悔之晚矣。

  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将于 2021年6月1日起施行,该法提出的建立校园欺凌防控制度等举措,明确了学校和家庭等各方的责任,让处理校园欺凌案件有法可依,将为防治校园欺凌注人新动力。

  学校欺凌现象,多发生在校园,却不只是校园问题;以暴力为主要表现形式,却又不仅仅是身体上的伤害。治理校园欺凌,是一项各方参与、共同发力的系统工程。只有学校、家庭、社会各司其职、各尽其力,未成年人才能在阳光下健康成长。

(责编: 辛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原教育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中原教育周刊所有。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原教育周刊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