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目标梯度的教学设计初探 ——以小学《道德与法治》为例
2021秋季学期开学之前,国家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简称“双减”政策。身为教师,把“双减”政策切实有效地落实到日常教学工作当中,让学生真切感受到“双减”政策给他们带来的新变化,是我们需要接受的新一轮挑战。
堇山小学教育集团 高佳柳
去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这一意见着眼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强化学校育人主体地位。
作为学校道德与法治的老师,要守好校园的“双减”主阵地。课堂教学是学校的主要且重要组成部分,教学设计又是课堂教学的灵魂。这意味着固有教学设计已无法适应“双减”政策下的发展要求。在本文中,笔者将以一位初教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的视角,谈谈《道德与法治》如何基于目标梯度进行教学设计。
一、研究课标与教材,强化目标意识
课程标准是学科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目标、实施建议的教学指导性文件,它详细明确了面向全体学生的学习基本要求。教材是教育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教材的整体设计可以传递教学所需的观念,不同的教材观往往预示着不同的教学观。课程标准和教材是获取目标的主要且重要的途径,通过对课标与教材的仔细解读,教师能够强化教学目标意识。
(一)把握设计意图
自2016年教育部将《品德与生活》教材统一更名为《道德与法治》,统编教材为了让教材真正回归生活,力图通过建构生活事件这一文本策略来模仿儿童,形成培养儿童整理生活的思想图式。但对于日常教学工作十分繁琐又基本处于兼职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说,准确把握这一意图不是件容易的事。
比如,有教师执教一年级下册《校园里的号令》这篇课文时,直接把课题写成这一教材中的第三个小标题“升国旗了”。这是对教材的误读,教学中忽视了“升国旗”是校园里需要学生关注的一些特殊号令,而是把二年级上册中《欢欢喜喜庆国庆》的教学内容提前,让学生认识国旗、国徽,学习国歌,学习如何爱护国旗。只有把握教材编写者的设计意图,理顺每个章节的逻辑关系,才能有的放矢。
(二)紧跟教材理念
以小学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的教育主题“养成好习惯”为例。
如果该任课教师刚好是首导,教师会注意把习惯养成训练同学校主题教育以及日常行为规范检查结合起来训练,来帮助学生形成稳定的好习惯。但新教材所倡导的好习惯理念是一个美好自我形象在学生身上的具体化,从好习惯的养成开始为学生追求美好自我启航。所以这种因外在规范的约束以及教师等他人监控下形成的好习惯不符合统编教材的好习惯理念。真正的好习惯应该是由学生自主选择与认定,并随着学生的成长与情境变化的,它具有一定的智慧性与成长性。所以教师应该认真理解教材理念。
二、结合学情,明晰学习目标
在日常教学中往往存在这样的现象:教师们会觉得教材内容比较常见,孩子们理所应当能快速理解,所以上课前快速翻一翻,了解本课大概内容就开始进行教学设计。这直接影响了教学目标的精准性,降低了课堂效度。但是课堂教学目标是教学中师生预期达到的学习结果和标准。它决定着教与学的根本方向,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着“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不同的学情代表着不同的教学目标,所以,教师需要结合不同的学情明确不同层级的目标,使目标具有梯度性。
(一)掌握目标梯度
《道德与法治》教材在小学阶段安排了六大领域:我的健康成长、我的家庭生活、我们的学校生活、我们的社区与公共生活、我们的国家生活、我们共同的世界。
教材具有螺旋式上升的编写特点,同样的学习内容在不同年级会循环出现,但学习要求是逐步提升的。这就要求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考虑目标梯度。
首先,教师需要通读全套教材,了解教材的内容体系,正确理解各册教材的主题和内容。
其次,教师需要明确本册教材的教育主题在每个单元中是如何体现的,每个单元之间又存在怎样的逻辑关系。
最后,教师要基于本单元教材,关注教学目标之间的联系。
(二)结合学生实际
教材是经过大范围的调研、编写形成的,符合大多数地区的学情,但即使如此精心地选择典型案例,依然无法完全适应每个学校、班级和学生的具体生活。因此,教师要结合本班学生的具体情况确定教学目标,让其更有针对性。
比如一年级下册《大自然,谢谢你》中有“亲近大自然”这一教学目标,不同地区有不同的侧重点。对于城区学校,由于大部分孩子都是以城市生活为主,感受别样的大自然可以成为这课的教学目标;对于农村学校,这些孩子们基本都是在大自然中生活长大的,一出门就是农田、溪流、山野……寻找大自然的细微变化可以成为这课的教学目标。
三、反思自我,整体设计教学
在课堂教学前,教师会预设学生在教学引导下的表现,但是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他的想法不一定会按照预设呈现,常常会出现偏离预设的情况。因此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担心课堂进度脱离自己的控制,无法妥善处理“突发情况”,但又为了追求表面热闹会设置流于形式的课堂活动。
此时,教师应该放下“掌控者”的身份,走近学生,了解学生,重视课堂生成,从整体上设计教学。
(一)了解学生生活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一门与学生生活紧密相关的综合性活动课程,强调学生作为课堂主体参与课堂活动。六年级上册《国家机构有哪些》一课希望通过学生认识身边的国家机构,形成生活的正常运行离不开国家机构保障的意识,指导国家机关如何产生。为了解学生的真实情况,教师可以在课前对学生的情况做一份调查。
《国家机构有哪些》课前小调查
1.你知道学生有哪些部门吗?(例如:成长指导部)
2.从学校到家里的这段路上你看到了哪些单位?
3.你觉得哪些是国家机构?
当对学生的真实生活有所了解,设计的课堂活动才能有趣且有效,走进学生心里,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真正做到“从教材中来,到生活中去”的课堂延伸。
(二)重视课堂生成
同一个教师,同一堂教学设计,面对不同学生会有不同的课堂效果,那是因为每个学生的经历是不同的,对于同一件事情会有不同的体验。课堂的生成是在教学设计时很难预设全面的。作为教师应该重视课堂生成,倡导在开放性体验中引导学生建构对道德知识的理解。
笔者曾上过四年级上册《班规重执行》,当时正是教学导入部分——回顾上节课的内容,有两位学生却在下面争执不休。笔者没有忽视这一个“意外”,而是请两位学生站起来阐述发生争执的原因,原来下课时两个人就因为笔不小心被弄掉而摔坏争起来,上课铃声响了都没注意。顺着“意外”藤摸“教学目标”——学生自觉接受班规的约束,具有规则意识。于是笔者请两位学生回顾上节课的班规,其他学生说一说该如何解决。笔者将教材作为一个抓手,结合课堂生成,使教学设计变得生动鲜活。
“双减”的目的,是还给孩子一个真正意义上充满快乐的童年。《道德与法治》课程作为孩子学习阶段“三观”培养的重要课程,教师更应该担负起道德教育责任,基于目标梯度进行教学设计,除了让学生在课堂上达成教学目标,更需要指导学生在复杂的现实生活情境中进行辨析、判断、选择,懂得在不同情境中妥善且灵活机动地处理问题,形成行动的实践智慧,让道德学习在生活中悄无声息地滋养孩子的心灵。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原教育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中原教育周刊所有。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原教育周刊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