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教育周刊 > 地方

新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

发布时间:2022-01-19 10:14:02来源: 新乡日报微信公众号
  

  1月11日,新乡市委、市政府印发《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实施方案》的通知(2022年1号文件),要求各县(市、区)党委和人民政府,平原示范区、新乡高新区、新乡经开区党工委和管委会,市委各部委,市直机关和驻新各单位,各大型企业和高等院校,各人民团体,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实施方案》如下:

  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

  义务教育质量的实施方案

  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中发〔2019〕26 号)、《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实施意见》(豫发〔2020〕13 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焦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主题,切实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和课外培训负担,创新教育模式,完善教育评价,发展素质教育,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育人体系。

  二、坚持“五育”并举,构建全面培养体系

  (一)突出德育实效。完善德育工作体系,落实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以思政课为主阵地,大力开展理想信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四史”教育。持续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讲堂活动的品牌效应和育人功能,创新形式载体,常态化开展教育。利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新乡先进群体教育基地,建立“行走的思政课堂”。通过开展领导干部上讲台、法治宣讲员进校园、校外辅导员进课堂等活动,增强思政教育师资力量。

  (二)提升智育水平。着力培养认知能力,促进思维发展,激发创新意识。严格按照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实施教学,确保学生达到国家规定学业质量标准。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科学把握学生认知规律,上好每一堂课。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注重保护学生好奇心、想象力、求知欲,激发学习兴趣。

  (三)强化体育锻炼。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推动青少年文化学习和体育锻炼协调发展。中招体育考试采取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办法进行,并提升总分值。配齐配强体育教师,开齐开足体育课,逐步完善“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的学校体育教学模式。以校园足球为突破口,广泛开展校园普及型体育运动。全面提升学生身体素质,逐年降低学生肥胖率、近视率。支持社会公共运动场所向学生免费或优惠开放。

  (四)增强美育效果。科学设定美育课程目标,开足开齐美育课程,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能够掌握 1-2 项专业技能。将中招美育考试成绩纳入中招考试总成绩。支持开设具有地方特色的美育校本课程。持续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进校园、中小学生合唱节、舞蹈节、书法绘画作品展等艺术活动,提高学生欣赏美、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五)加强劳动教育。完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建立劳动教育教学常规,确保每周劳动教育课程不少于 1 课时、每学期劳动课课时不少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课时的一半。充分利用劳动实践教育基地,组织学生参加农业生产、公益劳动、志愿服务、勤工俭学等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养成尊重劳动、热爱劳动、吃苦耐劳、勤俭节约、珍惜劳动成果的优良品质。

  三、创新教育模式,提高教学质量

  (六)规范课程设置。严格执行国家和省定课程方案、课程标准,开齐课程,开足课时,杜绝“两张课表”现象。加强学校课程体系建设研究与指导,引导学校构建多样化、有特色的课程体系,满足学生发展需求。落实国家关于校本课程有关规定,政治、语文、历史三科严格使用统编教材。落实“一教一辅”,规范教辅材料使用。

  (七)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加强教师教研活动,优化教学方式和教学环节,注重启发式、互动式、探究式教学,重视情境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推进研究型、项目化、合作式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科学做好幼小衔接,确保起始年级“零起点”教学。

  (八)规范作业布置。加强监测督导,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家庭书面作业,小学三至六年级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 60 分钟,初中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 90 分钟,保障“数量减下来、质量提上去,难度降下来、实践加上去”。教师指导小学生在校内基本完成书面作业,初中生在校内完成大部分书面作业。

  (九)完善考试管理。从严控制考试次数,小学一二年级不进行纸笔考试,义务教育其他年级由学校每学期组织一次期末考试,初中年级从不同学科的实际出发,可适当安排一次期中考试。学校期中期末考试实行等级评价。考试结果不排名、不公布,以适当方式告知学生和家长。

  (十)发挥教研支撑作用。加强和改进新时代教研工作,完善市、县、校教研体系,明确教研员工作职责和专业标准,健全教研员准入、退出、考核激励和专业发展机制。完善区域教研、校本教研、网络教研、综合教研制度,建立教研员乡村学校联系点制度。搭建高等学校、科研机构等参与义务教育教学研究平台。

  (十一)加强质量监测评价。持续做好国家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实验区工作。依据国家制定的县域义务教育质量、学校办学质量和学生发展质量评价标准,完善初中学校学业增值性评价。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办法,增强可操作性,强化激励、诊断与改进功能。

  四、推进学校建设,提升义务教育水平

  (十二)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贯彻执行《新乡市中小学校幼儿园规划建设条例》,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城乡学校,促进教育资源与城乡发展相适应。学校中长期建设规划应纳入当地国土资源规划,保证土地供给。根据区域内居住的适龄儿童、少年数量和分布状况等因素,合理制定、调整学校设置规划。新建居民区按要求同时规划、同时建设、同时交付配套学校,旧城区改造要优先考虑学校布局规划,不能保证适龄儿童、少年就学的建设规划和项目,不予审定通过。推进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提升,建好乡镇寄宿制学校和乡村小规模学校,打造“乡村温馨校园”。加快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全面开展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创建工作,2030 年前各县(市、区)实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十三)实施教师队伍建设工程。优化教师资源配置,进一步深化集团化办学,创新教师编制配备,采取调剂、补充、压减、引进等方式,优先保证义务教育教师需求。严禁中小学校自行聘用编外教师,严禁挤占、挪用、截留编制和有编不补。完善教师绩效考核和退出机制,加快推进教师“县管校聘”改革,确保 2023 年各县(市、区)全部完成。实施名校长培育工程,打造一支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校长队伍,全面提升校长治校能力。

  (十四)着力推进教师能力提升。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完善教师培训体系,创新教师培训模式,重视乡村教师培养。开展教学名师评选、教学基本功比赛、优质课评选和观摩展示活动,促进教师整体素养提升。实施班主任能力提升计划,加强班主任研究中心的指引作用,以省名班主任工作室为依托,创建市、县两级名班主任工作室。

  (十五)加强学校卫生体系建设。提高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能力,科学精准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加强学校卫生管理,按照标准建设、配备学校卫生室,配齐校医,开展学生常见疾病的预防与矫治。实施中小学健康促进行动,建设健康学校,有计划地开展学校健康教育。

  (十六)推动教育信息化建设。完善新乡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建成互联互通、开放灵活、多级分布、覆盖全市、共治共享、协同服务的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加强专递课堂、名师课堂、名校网络课堂建设与应用,以农村薄弱学校和教学点为帮扶重点,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实施“互联网+教育”示范引领工程,布局建设 1 个人工智能实验县(市、区)、20 所人工智能实验校、50 所中小学数字校园建设标杆校,推动数字校园建设。

  (十七)健全特殊学生保障帮扶体系。做好特殊教育学校规划建设,保障超过 30 万人的县(市、区)拥有一所特殊教育学校,推动新乡市特殊教育学校迁入市区。实施融合教育发展支持项目,招收残疾学生 10 人以上的普通学校建立资源教室,配备专门从事残疾人教育的教师,其他招收残疾学生 5 人以上的普通学校也要逐步建立资源教室。各县(市、区)要依托特殊教育学校,建立特殊教育资源中心,提升特殊教育保障水平。

  五、强化学校管理,加强教育治理能力建设

  (十八)完善招生制度。全面落实阳光招生、免试招生、公办民办学校同步招生制度。坚持公办学校就近划片入学,民办学校报名人数超计划的一次性派位招生。稳妥有序推进我市规范民办义务教育专项工作,民办义务教育在校生规模占比控制在 5%以内。任何学校不得跨区域招生,不得组织或与其他机构联合组织与招生有关的考试、测试、面试、评价。完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留守儿童、残疾儿童、贫困家庭子女入学政策。落实联控联保机制,精准做好控辍保学工作。

  (十九)建立现代学校管理制度。推行中小学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落实中小学办学主体地位,激发学校办学活力。以“双减”和“五项管理”为抓手,实施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管理,创建一批义务教育管理标准化示范校和特色校。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推进覆盖城乡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建设,重视家校联合,强化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主体责任,畅通学校家庭沟通渠道,构建家校协同育人机制。

  (二十)做好校园安全管理工作。以“零上访、零事故、零案件”平安创建活动为抓手,深化平安校园创建,建立校园周边整治协调工作机制,不断提高学校安全管理水平。鼓励各县(市、区)将学校安保事项纳入政府购买服务范畴。健全学校安全预警机制,制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推进“雪亮工程”建设,纳入学校基础建设范畴,财政部门将视频监控建设、维护经费列入专项预算,实现运维保障制度化。加强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和食堂管理,大力推行自主经营食堂供餐模式,健全完善食品安全工作机制,确保学校食品安全。持续完善反欺凌、反暴力、反吸毒、防溺亡、防网络诈骗等安全教育工作,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落实好法制副校长、法制辅导员制度。加强安全宣传教育培训,配备安全教育专职教师,配足安全教育读本,确保两周一节安全教育课,构建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安全教育体系。完善风险防控机制,落实教育系统意识形态和安全稳定责任制及事故责任追究制,确保教育领域和谐稳定。

  (二十一)规范校外培训机构管理。坚持从严审批机构,不再审批新的面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现有学科类培训机构统一登记为非营利性机构。严禁超标超前培训,严禁非学科类培训机构从事学科类培训。校外培训机构不得占用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组织学科类培训。强化培训收费监管,将学科类培训纳入政府指导价,通过第三方托管、风险储备金等方式,对校外培训机构预收费进行风险管控,预防“退费难”“卷钱跑路”等问题发生。

  (二十二)提升课后服务水平。坚持非营利性、普惠性、公益性的基本原则,持续推行教育行政部门监督、学校主导、家委会主管、学生自愿参加的课后服务模式。做好课后服务“扩面提质增时”工程。各县(市、区)要建立经费保障制度,确保村寄宿制学校和乡村小规模学校顺利开展课后服务,确保有需求的学校全部开展课后服务;充分发挥教师、家长、社区、志愿者作用,加大社团活动课程在课后服务中所占的比重,着重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六、加强组织领导,推进政策措施落实

  (二十三)坚持党的领导。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办好义务教育作为推进教育事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切实履行市级政府统筹实施、县级政府为主管理责任。贯彻县级领导定点联系学校制度,每个县级领导至少联系 1所学校。建立定期视导制度,市、县级教育局班子成员每人每月至少视导 1 所学校。确保学校党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强化党建带团建、队建。

  (二十四)加大经费投入。始终坚持把义务教育作为教育投入的重点,确保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逐年只增不减,确保按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逐年只增不减。落实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和从土地出让收益中按比例计提教育资金等教育投入政策。资金安排重点向贫困地区、农村学校以及义务教育发展的薄弱环节倾斜,切实提高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

  (二十五)强化部门协同。健全各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的协同推进机制,形成工作合力。教育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义务教育质量提供保障,加强学校管理。组织部门要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做好教育部门和单位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指导学校做好党建工作。宣传部门要抓好正面宣传和舆论引导工作,营造教书育人良好氛围。编制部门要按照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做好编制核定工作。发改、资源规划、住建部门要配合做好学校布局规划,统筹做好土地供给和学校建设工作。人社部门要依法落实教师待遇,为学校招聘教师提供支持。网信、文化旅游部门要推动提供更多儿童优秀文化产品,净化网络文化环境。公安、城管等部门要加强校园及周边综合治理,维护校园正常秩序和师生合法权益。市场监管部门要做好校外培训机构登记、收费、广告、反垄断等监管工作。共青团要积极开展思想政治引领和价值引领。妇联要加强社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要做好少年儿童有关教育引导和关爱保护工作。

  (二十六)加强考核督导。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纳入党政领导干部考核督查范围,并将结果作为干部选任、表彰奖励的重要参考。加强教育教学督导,对办学方向、教育投入、学校建设、教师队伍、教育生态等方面存在严重问题,或产生违背党的教育方针、背离素质教育导向、不按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实施教学等行为的,要依法依规严肃追究有关单位和人员的责任。

  中共新乡市委办公室

  2022 年 1 月 12 日

(责编: 张世超)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原教育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中原教育周刊所有。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原教育周刊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