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阳市教育大会召开,这些重点值得关注
全市教育大会召开
办好人民满意教育 推动全市教育事业再上新台阶
袁家健出席会议并讲话 高永主持会议
2月17日下午,全市教育大会在市党政综合楼召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工作重要论述,表扬取得优异成绩先进集体,安排部署今年全市教育工作,不断推动全市教育事业再上新台阶。市委书记袁家健出席会议并讲话,市委副书记、市长高永主持会议。
市领导黄明海、董良鸿、李可、刘建发、王红兵分别在主会场和龙安区、安阳县(示范区)分会场参加会议。
会议指出,近年,市委、市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地位,持续用力、勇于创新,在全国率先开展暑期课后服务探索,推动“双减”进一步发挥实效,完成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颁布实施《安阳市中小学校幼儿园规划建设条例》,新一中学、市实验幼儿园等一批学校建成投用,“入园难”“择校热”“大班额”等问题有效缓解,教育总体实力和影响力不断提升,人民群众教育获得感、幸福感进一步增强。
会议强调,一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全面培养体系。要加强学校思想政治建设。把握好思政课内容,对中小学生,通过讲故事、讲历史等方式,了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成就,对大学生,加强理论阐释和国情教育;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让红旗渠精神、岳飞精忠报国精神进学校、进课堂;加强思政课体系建设,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把伟大复兴的梦想和责任融入各类教学中。要完善“五育”并举育人体系。抓好体育,开足开好体育课,大力推进中招体育考试改革,打造学校体育特色;抓好美育,建立常态化学生全员艺术展演机制,推动开展中小学生艺术专项展示和综合性艺术展演;抓好劳动教育,建设一批中小学劳动教育特色学校、实践基地。要健全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学校发挥好主渠道作用,把道德培养同知识传授、习惯养成结合起来,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建设;深化家校合作,倡树良好家教家风,帮助和引导家长树立正确家庭教育观念;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强化文化市场监管,为学生成长提供良好社会环境。二要把握教育工作重点,不断推动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要提升各级各类教育发展水平。促进学前教育普惠优质发展,加快公办幼儿园建设,落实提高公办园生均财政综合拨款标准和普惠性民办园奖补标准;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新建、改扩建必要的义务教育学校,改善农村基本办学条件,有序扩大城镇学位供给;提升普通高中教育多样化特色发展水平,扩大普通高中教育资源,鼓励招收音、体、美、书法等特长生;加快职业教育协同融合发展,建设一批有特色、高水平中等职业学校,加大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力度;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发展,统筹利用“三本四专”资源,深化高校产教融合创新发展,鼓励有条件的高校提升办学层次,提高研究生教育水平。要扎实推进“双减”工作。着力减轻校内作业负担,健全以发展素质教育为导向的质量评价体系,提高课后服务质量,注重“上水平、强保障”;减轻学生校外培训负担,开展“校外培训治理攻坚年”活动,完善校外培训机构预收费资金监管体系。要建设新时代高素质教师队伍。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在教师资格准入、招聘考核、职称评聘等环节突出师德把关;实施名师工程,启动乡村教师“星火培育计划”,运用信息技术提高教学能力;强化教师待遇保障落实,着力提高教师待遇,持续加大农村教师周转宿舍建设,让他们留得住、教得好、有发展。三要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办好人民满意教育。要加大经费投入力度,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落实好“两个只增不减”政策,不断改善办学条件;要创新制度保障机制,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师招聘政策,贯彻落实《安阳市中小学校幼儿园规划建设条例》,开辟学校建设项目“绿色通道”;要推进教育评价改革,把立德树人融入教育各环节各领域。四要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要加强党的领导,各级党政主要负责同志要完善领导干部联系学校制度,及时帮助解决学校发展中的问题,各级教育部门要履行主体责任,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着力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要加强学校党的建设,深刻感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建立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的意见(试行)》,加强民办学校党组织建设;要营造尊师重教浓厚氛围,广泛宣传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和教育战线先进典型,加大公益设施建设力度,教育、共青团、妇联要支持服务家庭教育,共同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市委副书记、市纪委书记、市监委主任黄明海宣读表扬2020——2021学年普通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先进单位的通报和市级名师工作室命名的决定,与会领导为获奖代表颁奖。
汤阴县、市第一中学以及教师代表作交流发言。
会议以视频形式召开,各县(市)区设分会场。市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同志,驻安高校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市教育局、局直属学校负责同志在主会场参加会议。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原教育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中原教育周刊所有。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原教育周刊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