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教育周刊 > 资讯

杨雪梅:加大对河南高等教育扶持力度

发布时间:2022-03-07 16:21:13来源: 郑州日报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这为科技创新工作指明了方向。”作为一名来自教育领域的全国人大代表,黄河科技学院校长杨雪梅说,河南作为经济大省、人口大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创新、依赖创新。两会期间,她向大会提交了“关于支持河南建设国家创新高地的建议”。

  建设现代化河南根基在教育

  科技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河南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先后4次到河南视察指导,作出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寄予“奋勇争先、更加出彩”的殷切嘱托。

  杨雪梅表示,河南作为全国经济大省、人口大省、教育大省,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河南新征程、服务国家发展战略、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过程中,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创新、依赖创新,必须蹄疾步稳、久久为功地走好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路子。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聚焦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紧紧抓住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机遇,以前瞻30年的格局和视野提出2035年把河南建成国家创新高地的远景目标。

  “建设现代化河南出路在创新、根基在教育。”杨雪梅说,构建一流创新生态、建设国家创新高地是省委、省政府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把创新摆在发展的逻辑起点、现代化建设的核心位置,提出实施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将其作为“十大战略”之首,提出建设国家创新高地、打造全国重要人才中心的战略目标。河南还出台了《关于加快构建一流创新生态建设国家创新高地的意见》和《实施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工作方案》,为国家创新高地建设绘制了“规划图”和“路线图”。

  推动河南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

  杨雪梅说:“无论是高等教育改革、科技体制改革,还是产学研合作、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都是难啃的硬骨头,河南加快建设国家创新高地,既需要举全省之力,全力以赴推动各项改革落地落实,也离不开国家政策的支持。”

  她建议,加大对河南高等教育的政策扶持力度。通过省部共建、加大中央财政支持等方式,推动河南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支持河南高校“双一流”建设,让更多河南高校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行列,推动河南省高等教育迈向大而强、大而优。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层次,支持河南加快推进高水平中外合作大学和电子信息、航空航天、体育艺术类大学筹建工作,增加河南“一本”高校数量,提高“一本”录取率,推动河南高等教育提质升级,早日建成一批高水平大学,让广大河南学子实现在家门口上好大学的夙愿。

  支持河南加快发展研究生教育。针对河南高校硕士和博士学位点少、研究生招生计划少等问题,建议给予河南更多政策倾斜,加强学位授权点建设,打造高峰学科,积极布局交叉学科,围绕新需求培育新的学科增长点,支持河南研究生教育扩容提质。加快专业学位授权点建设,发展河南紧缺和特色鲜明的学位授权点,进一步优化布局结构,扩大河南高校研究生教育规模。加大中央财政支持力度,支持河南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加大博士生教育投入,引导支持高水平应用型本科高校、民办高校、职业院校提升办学层次,开展应用型研究生教育,支持其与企业联合培养研究生,支持建立“研究生联合培养工作站”“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和“研究生社会实践基地”,探索建立产学研用有机融合的协同育人模式,构建应用型人才成长的“立交桥”。

  支持河南国家级创新平台建设

  建议建立部省会商工作制度,深化省部合作,支持河南争创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建设国家前沿科学中心、基础学科研究中心等;支持河南加快河南省科学院重建进程和质量,对接省内外高校、头部企业、地方政府等,建立健全政产学研用协同机制,对标国内外一流研究机构,建立以促进重大创新产出为核心的考核和奖励机制,大力开展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为国家创新高地建设注入强大动力;支持河南高校开展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争取国家重大科学装置、重大科研基地设施布局河南,建设一流创新平台,汇聚一流创新人才,形成一流创新生态,产出一流创新成果,努力打造中原更加出彩的新引擎。

(责编: 张世超)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原教育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中原教育周刊所有。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原教育周刊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