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教育周刊 > 理论

赵娟:“真实”而“有意义”的学习情境值得借鉴

发布时间:2024-05-15 09:17:33来源: 中原教育周刊网
  

       一、“真实”“有意义”学习情境的内涵

       真实“而”有意义“的学习情境就是教师围绕教学目标而精心设计的与学生经验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氛围。通过情境创设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冲动和激情,引导学生自觉积极地搜集信息、整合已有知识和经验、进行真实有效的语言学习实践,完成问题解决,获得知识,丰富情感,发展思维,提升学习能力和素养。

       二、创设“真实”“有意义”学习情境的原则

       我们平时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时,应该把握的原则是什么呢?一是真实性原则;二是指向性原则;三是驱动性原则;四是实践性原则。因此,在学习任务群中,教师要以学习任务为载体,构建与学生思维和主题内容相契合的真实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全情投入,积极探索,互动并构,实现有思路的、有创意的表达和交流。

       三、创设“真实”“有意义”学习情境的策略

       (一)立足生活,关注成长,浸润文化心灵

       真实、有意义的语言运用情境一定要与学生年龄特征、心理特点、认知水平和思维方式相适合,要对学生的学习、生活以及成长需求有实用价值和促进实效。所以,情境的建构一般都会以积极的实践活动为载体,引导学生在生活化的情境中活用所学所知,解决真实生活中遇到的或者未来成长中可能面对的现实问题,激励其成长。在动态、持续的语文学习中,感受语言文字背后蕴含的文化内涵,让丰实和深邃的中华文化浸润学生心灵,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认同感。

       (二)基于文本,彰显语用,强化语言体验

       基于真实的语言情境,就要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在语言文字运用的过程中学习运用,才能把语言的学习落在实处,才能让学生“得意、得言、得法”,做到课课有得。真实、有意义语言运用情境的设计和建构一定要基于文本,紧扣教材内容,与文本的教学目标一致,要指向文本的深入理解。以学生的语言生活实际为基础,拉近语言学习与学生现实生活的距离,使课堂教学更加充满活力。不能为了“情境”而“情境”,去追求游离于文本之外的“繁华”和“热闹”,而是要通过语用情境的熏染和语用实践的历练,引领学生沉浸到文本字里行间,在文本所塑造的人、事、景、物的丰富世界中去感受、联想、想象,体验,强化学生对语言运用特点和规律的体验,体味语言艺术的力量和魅力,让“读”真实发生,实现“阅读输入”。

       (三)紧扣学情,层级输出,发展学生思维

       真实而有意义的情境,就是要紧扣学情,创设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学习情境,与学生的真实生活发生关联,入情入境地走进作者的内心,启动学生自己积极主动的思维活动,促进学生融会贯通地掌握知识,发展智力,形成创新能力。紧扣学情层级,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动机,有效激活学生的相关知识经验,关注学生生命成长的需要,培养学生“审问、慎思、明辨”的能力,提升思维品质。否则所谓的语用情境就极有可能让学生图个新鲜、消极应付,成为味同嚼蜡的“鸡肋”,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四)关注时代,迁移知识,激发审美创造

       信息社会,科技时代,真实而有意义的情境,需要教师努力创设富有时代性、与学生的生活联系紧密的教学情境,通过语言实践活动,引领学生借助不同媒介表达见闻和感受,丰富情感体验和精神世界,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这也是语文课程育人价值的体现。

       创设的情境越真实,就越贴近学生的生活和认知,越能引导其走进文本,引发情感体验。创设的情境要有意义,就必须从创设情境的必要性上出发,从学生的心理需求出发,坚持“语言运用”为本,紧扣教学内容,让有价值的任务情境驱动着学生进行一定的充满“语文味”的阅读活动,增强审美体验,有效质疑探讨,从而提升思维品质。 (作者:赵娟  单位:许昌市建安区长村张街道办事处中心学校)

(责编: 赵迅)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原教育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中原教育周刊所有。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原教育周刊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