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教育周刊 > 理论

黄宿:不忘教育初心 青春接续奋斗

发布时间:2024-06-01 10:50:46来源: 中原教育周刊网
  

       教师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辛勤的园丁、无私奉献的红烛。面对这些赞美和敬仰,作为一名教师的我无疑是自豪的。然而,时代在变,对教师的要求也在变,不禁问自己:今天,该怎样做教师?

       “以人为镜”,方能扬长避短。我不仅要努力做一名有“积极感、目标感、学历感、约束感和专业感”的教师,还要用“教育的智慧,让真爱绽放出灿烂的花朵”。

       未来世界的竞争是教育的竞争、人才的竞争,推动教育事业发展的主体——教师,肩负着光荣而神圣的历史使命。“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踏上三尺讲台,也就意味着踏上了艰巨而漫长的育人之旅。怎样才能做一名好教师呢?

       一、不断加强学习,提升自我,完善自我

       社会在发展,知识在更新,不学习,就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只有不断学习,才能够不断充实自己,才能不断吸收新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教育模式、教育方法和教育途径。

       学校教育虽说由师生两个主体共同完成,但教师的主导、导向作用是十分重要的。知识无止境,在工作中,我注意从各个方面来充实自己,如:参加教育学习培训,参加计算机应用学习,学习网络知识等,使自己能适应当今教育的发展,跟上课改的步伐。

       二、加强师德建设,提升自身素质

       一个人如果没有崇高的师德,哪怕再高的学历和知识也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应该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应该当好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应该用自己的好思想、好道德、好作风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做到在政治上要有清醒和坚定的立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教师与学生朝夕相处,教师的思想、言行、着装就像一本立体教材,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学生。我觉得,只有严格要求自己,才能去要求学生。比如,我上课从不迟到、从不提前下课、从不把手机等联系工具带进课堂。这些看似浅显的道理、不起眼的小事,却能够直接、深刻、持久地影响学生。

       三、多一份关爱,多一份牵挂

       教师心中要有学生,要充分认识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与学生做好心灵的沟通,把培养美好感情作为教育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和目标。

       情是师生交流的纽带,杜甫有诗句说:“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与其说的是春雨滋润万物的特点,不如说是教师教育的感情特点。作为教师对学生必须具有普遍的爱,爱每一个学生,师爱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它兼具有父亲式的严格、母亲式温柔、朋友式的平等,是每位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自然流露出的对学生的关心和期望。我们每一位教师都要善于体察和理解每一个学生的需要,将爱的雨露洒向每个学生的心里,成为学生发展的良师益友。

       总之,做为教师,责任不仅仅是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同时还要教育学生成人、成才。教师对学生的爱不是抽象的一个字,而是一种具体的教育过程,是建立在教师对学生的理解、宽容、原谅、赏识、信任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一种心理相容。(作者单位:平顶山市第十六中学)

(责编: 赵迅)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原教育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中原教育周刊所有。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原教育周刊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