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教育周刊 > 信息

江西于都:长征精神的不朽传承

发布时间:2024-07-18 21:03:17来源: 中原教育周刊网
  

  有一种等待超越了时空与生死,有一种等待是互不辜负的决心与誓愿。红军战略转移,阿哥临别时留下一句话“我会回来,你等着我······”于是,一个个段桂秀、陈发姑、池煜华······心怀暖意,痴情等待一朵云下雨,一棵树开花,一个人回家……

(于都的红土地)

  一首新歌《在时光尽头等你》,是以106岁的红军遗孀段桂秀奶奶的百年守望故事创作而成,每一个音符都在诉说着她对丈夫的思念和渴望,每一段歌词都在描绘着她的坚韧和执着。歌曲再次把红军长征出发地江西于都人民对亲人的那种跨越时空的爱唱得婉转回响。这不仅是对人性中真善美的赞美和歌颂,更是对红军长征精神的一种传承和弘扬。

(美丽的于都河)

  中央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是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伟大壮举,是中国革命斗争史上气壮山河的英雄史诗。

  在我的案头有一枚铁红色的石块,说他简单,那就是普普通通的石块,说他深情,那是因为从江西于都那片红色土地上带回来的。于都,那是一片红土,一片将士们鲜血染红过的土地,一片把爱深深埋在心底的热土。

  90年前,8.6万中央红军集结于都河畔,渡过于都河,开始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从此走向胜利,走向辉煌。

  每次来于都,都要走一趟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看一遍纪念馆里存放的每一件文物,听解说员讲一遍红军在于都的故事。

  那一幅幅历史画面,那一件件阵列物品,那一段段血与火的历史,都在诉说着这片红色土地上的信仰。也就是这片土地,承载着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见证了中国共产党的理想信念和革命意志。

  (长征是宣言书, 长征是宣传队, 长征是播种机 —— 毛泽东)

  那是1934年10月7日开始,中央红军一、三、五、八、九军团和第一、第二野战纵队分别从反围剿战场或驻地兴国、宁都、石城、长汀和瑞金陆续转移到于都地域的段屋、车溪、罗坳和县城集结休整,补充兵员、武器弹药、粮食物资,进行动员和军政训练。

  10月17日至20日傍晚,中共中央、中革军委机关及其直属部队和红一、三、五、八、九军团共8.7万人分别从梓山的山峰坝、花桥,县城的东门、南门、西门,罗坳的孟口、鲤鱼、石尾、中埠和会昌珠兰埠等渡口渡过于都河,踏上漫漫的长征路。

  为了保证红军顺利渡河,于都人民调集所有的民船,架设浮桥、摆渡,有的打火把,有的送茶送饭,还有的直接参加架桥,全力支援。红军渡于都河时,于都的男女老幼从四面八方涌向桥头,给红军将士们送上一杯杯茶水一顶顶斗笠,企盼着亲人一路平安,早日归来。

(残破的文件)

(当时的《 红色中华》报)

  中央红军长征的酝酿筹划、秘密准备和集结出发,是红军长征全过程的重要阶段。苏区军民在此期间表现出来的顾全大局、严守纪律、患难与共、无私奉献、前赴后继、奋勇向前的革命精神,是伟大长征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缅怀先辈伟业,弘扬长征精神,于都县2009年兴建了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园。

(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园主题雕塑 —— 长征从于都出发)

  纪念园占地面积200亩,由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旧址于都县城东门渡口、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碑、游客中心、主题雕塑、新长征广场、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等组成。其中,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建筑面积2200平方米,是目前全国唯一一处展示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历史的专题性纪念馆,展现了中央红军出发长征的历史及苏区人民支援红军的历史场景。

  纪念园入口的主题雕塑高7.5米,底座长8.6米,雕塑正面主题为“渡河出发”,体现的是当年中央红军夜渡于都河出发长征的情景;雕塑背面主题为“依依惜别”,体现的是当年于都人民依依不舍地送别出征战士的情景。

  (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碑,成了中国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阵地。)

  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碑的碑高19.34米,底座边长10.18米,象征着中革军委、中央机关和中央领导于1934年10月18日在此渡河出发;碑身为双帆船造型,象征着中央红军从此扬帆出征。碑座上的三幅巨型浮雕,分别以“集结于都”“渡河出发”“倾情奉献”为主题,周围围栏上刻着红军渡河出发的八个主要渡口。

  2019年5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带着对老区人民的深情大爱和对革命先辈的无限敬仰,来到于都,向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碑敬献了花篮,参观了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

  (毛泽东领导创建赣南第一个县级红色政权,于都县工农兵革命委员会旧址--于都县城昭忠祠。1929年4月1日,红四军离开长汀返回赣南,4月8日进占于都县城。12日,毛泽东、朱德出席于都县城万人集会,热烈庆祝于都县工农兵革命委员会和于都县赤卫大队成立。1930年4月,于都县苏维埃政府正式成立。)

  于都革命旧址众多,红色资源非常丰富。于都县按照总书记“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的重要指示,千方百计筹集资金,对这些革命旧居旧址进行了保护、修缮和利用,成为了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阵地。

  东门渡口是红军长征的八大渡口之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长征第一渡口,毛泽东、周恩来、博古等中央领导人及其由中央机关组成的第一、第二野战纵队就是从这里迈出长征第一步的。)

  1934年10月18日,中共中央、中央政府、中革军委等中央总部机关组成的第一、第二野战纵队以及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中央领导同志就是从这个渡口渡过于都河。当年的河面宽有600多米,水深1到3米,要架设浮桥才能过河。为了避免敌人飞机的侦察,必须每天下午5点开始搭设浮桥,第二天早上6点前又拆除,成功保守了主力红军长征的秘密,被新华社誉为“三十万人保守了一个天大的秘密”。

(一串串庞大数字的背后彰显的是于都人民倾其所有的力量)

(中央红军主力部队突围转移人员及于都补充兵源情况)

  长征出发之前,再次在于都补充兵员9700人,仅于都一县,参加长征的有17000多人。但战争残酷,解放后活下来的只有277位。

  目前,于都县共有革命旧址旧居114处,分布在全县23个乡镇,成为当地干部群众和学生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场所。

  于都籍开国将军段德彰回忆说,他和村子里的13位小伙伴参加长征,但解放后,健在的只剩下他一人。他害怕回到家乡,害怕面对失去亲人的乡亲们。开国将军方槐也是于都人,他和村子里的20多位小伙伴参加长征,解放后幸存下来的也只剩下他一人。

  (在纪念馆的序厅里,大型浮雕墙展现了红军出发,于都儿女送别红军以及长征胜利的情景。)

  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整个陈列共分为 “中央红军长征的背景”、“中共中央秘密准备战略转移”、“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主力集结于都”、“中共中央和红军主力夜渡于都河出发长征”、“永远的长征”五个部分,基本陈列以长征前夕中央红军在于都的主要活动,以及中央红军长征历程为主线,充分体现中央红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的历史背景,红军在长征途中气吞山河、勇往直前的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长征所凝聚的伟大长征精神。

(苏区妇女飞针走线,短时间内赶做了20万双草鞋献给红军。)

  (一幅在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时用80双草鞋组成的中国地图。当年,苏区妇女夜以继日赶做了20万双草鞋献给红军。从东南到西北,从红土地到黄土地。那一支脚踏草鞋的队伍,从这里开始,跋山涉水、经历九死一生,将足印刻写在两万五千里漫漫征途。)

  展馆内还有渡船、草鞋、大衣、藤篮、铜锅……每一件静静陈列着的文物,背后都藏着无尽的辛酸与艰苦……

  妈妈的马灯

  在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里,陈列着一盏马灯。它虽然锈迹斑斑,但却记载着90年前一位名叫钟招子的母亲等待8个参加长征的儿子归来的故事。

  于都窑前村有一位母亲钟招子,她有10个儿子,其中8个当了红军。1934年秋天,他们同时从于都出发参加长征,只留下两个年幼的弟弟与母亲相依为命。

  离别时,钟招子一一叮嘱:“一定要打胜仗,妈等你们回来。”儿子们走后,每当夜幕降临,她就坐到老屋门前,点起一盏马灯。因为流了太多泪水,钟招子把眼睛哭瞎了,但她依然每天点亮马灯,她说:“我眼睛看不见了,但马灯不能灭,要让儿子看清楚回家的路。”后来,她和两个儿子一起修了一座坟。在等待了26年之后,1960年钟招子带着遗憾离开了人世,离开时,她留下一句话:“把我埋在儿子的身边。”

  长征路上,不知道有多少母亲为远行的儿女点亮一盏灯;也不知道有多少儿女再也没有机会见到灯光里的母亲。那些没有归来的儿女,用他们的鲜血铺就了通往胜利的道路。而灯光里的母亲,虽然没有等到儿女的归来,却等来了新中国的诞生、繁荣和富强。

  一双红心绣球草鞋

  在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里,珍藏着一双与众不同的草鞋。这双草鞋编得细密、周正,不但有鞋底,还编出了鞋帮,编鞋子用的不是粗粝的稻草,而是柔软细密的黄麻,黄麻里还细心地捻上了布条……草鞋的鞋尖上绑着小绣球,这两个小绣球是草鞋的主人谢志坚系上去的,它的背后蕴藏着的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离开于都的时候,谢志坚担任红一军团二师政委刘亚楼的警卫员。出发那天,于都河岸聚集了很多父老乡亲为红军送行,有送鸡蛋的,有送花生的,还有送草鞋和鞋垫的……其中有个叫春秀的姑娘也在送行的队伍中,她是谢志坚的恋人。她三步并作两步来到谢志坚身边,一把抱住他的胳膊,眼泪止不住地流。春秀给谢志坚带了一双黄麻编的草鞋,是前一天晚上她连夜编制的。

  山盟海誓随着春秀编制的那双草鞋,一路征战。

  长征路上,谢志坚不舍得穿,仅仅只穿过两次,一次是在过大渡河时,战斗异常激烈,他担心自己不能幸存下来,他穿上了这双鞋子。另外一次是在过金沙江时,老百姓送别的场景又让他想起了未婚妻。

  50年代初,谢志坚回到家乡寻找未婚妻时,才得知,当年红军走后不久,春秀就被国民党军杀害。

  20世纪80年代,谢志坚给草鞋绑上一对红心绣球,万分不舍地将其捐赠给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从此,纪念馆又多了一位常客。

  那双绣球草鞋,是谢志坚永远的惦念,也是无数红军将士爱情的缩影。

  一口带有枪眼的行军锅

  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的展品中,一口锅格外显眼,吸引了不少参观者。锅是铜质的,圆形,敞口,平底,口沿处铸有两个铜环拉手。

  时间追溯到1935年元宵节后的一天。一大早,驻扎在于都县黄麟乡井塘村的中央分局负责人项英,拎着一口锅对房东钟伦扬说:“老钟,部队要奔赴新的战场了,我们这次行军要轻装上阵。这几天,给你们家添了不少麻烦,这口锅就当作红军的一份礼物送给你们了。”推让再三,钟伦扬最终收下了这口行军锅。

  没想到红军走后不久,国民党军队就进了村,命令大家主动交出红军伤病员和物品,否则一旦查出格杀勿论。为了不让这口行军锅落入敌手,钟伦扬背上它就往屋后的大山里跑。国民党兵发现有人往后山跑,举枪就朝钟伦扬开了一枪。钟伦扬假装应声倒地,险性逃脱。

  国民党军撤离后,钟伦扬把这口带有枪眼的行军锅背回家,珍藏起来留作纪念。新中国成立后,钟伦扬去世了,他的儿子钟正予将这口锅捐赠给了于都县博物馆。

  曾大爷捐寿材搭浮桥

  在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馆陈列室里,展示着当年中央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夜渡于都河用来架设浮桥的门板和渡船。

  1934年10月,为了让中央红军顺利过于都河,需要架设多座浮桥,但在当时经费极端困难的情况下,单靠政府无法解决,得知这一消息后的于都百姓积极响应,纷纷捐献了大小船只800多艘,家中的所有木料包括门板、床板、店铺板也全都捐出来。

  其中,一位年逾古稀的曾大爷,见刚出月子的儿媳得知架浮桥需要木料,将自己睡的床板捐献出来了,母子二人只能在地上铺禾草和草席,就地而眠时,更是决定献出自己的棺木。

  其儿媳虽然担忧,但最终还是同意了。于是,曾大爷将棺木送到架桥工地。

  当时红军战士说什么都不肯收下,老大爷急了,他说:“红军战士前方打战,连命都拿出来了,我献出几块棺材板又算得了什么呢?”

  原来,曾大爷一家靠打鱼为生,红军没来之前,终日以船为家,漂泊在于都河上,受尽了渔霸劣绅的欺压。红军来了之后,通过土地革命,曾大爷一家才分到一间房子、两亩多地,日子逐渐好了起来。曾大爷的儿子还娶了媳妇,成了家。半年前,曾大爷的儿子踊跃报名,参加了红军。

  此事被周恩来知道后,他感慨地说:“于都人民真好,苏区人民真亲。”

  一只生命的摇篮

  在于都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里,存放着一只摇篮,它记载着红军医务人员宁蓝和她的同事们为了照顾婴儿而付出的艰辛努力。

  1934年的一天,红军的后方医院送来五个只有几个月大的婴儿,他们的父母在前线指挥作战或已经牺牲。在医护人员不够的情况下,护士二组组长宁蓝毫不犹豫地接下了照顾婴儿的任务。在一次与村里老人刘阿婆的交谈中,宁蓝发现刘阿婆家中的篮子能在照顾婴儿的同时又不影响干活,于是赶忙请教,几天后刘阿婆便送来了篮子。当婴儿哭泣时,护士们会轻轻摇晃篮子,让他们安静下来。随着红军部队的转移,摇篮和摇篮里的孩子曾先后辗转到了于都县的银坑、宽田等地。当时,无论环境多么艰难,宁蓝和她的同事们始终坚守职责,尽心尽力地照顾好每一个婴儿。

  一件见证历史的羊皮袄

  于都县的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的馆藏文物中,有一件厚重而破旧的羊皮袄。无数游客曾在这件羊皮袄前驻足,阅读一段感人的长征故事。

  这件皮袄,属于已故老红军战士曾广华,曾陪伴他爬雪山、过草地,经历枪林弹雨。

  曾广华是于都县银坑镇琵琶村人。1932年,28岁的他在于都县的“扩红”征兵中踊跃报名,成为一名光荣的红军战士。一次战斗中,由于表现出色,他获得一件羊皮袄,藏青色的棉布内是厚厚的羊毛,胸前系着扣子。他将这件羊皮袄当作自己的功勋,十分珍惜。

  当时,他在夹金山脚下遇到一位老人,老人得知他要翻越夹金山,就叮嘱他,夹金山是座雪山,越往上越寒冷刺骨,翻山一定要多带衣服,在山上也不能说不吉利的话,再累再冷也不能停下来。

  雪山残酷的环境挑战着战士们的极限,不断有战士陷入积雪中,有同伴伸手施救,也跟着陷进去。一路上,不断有战友倒下,永远地留在雪山上。曾广华裹紧他的羊皮袄,再悲痛、再疲惫也不悲观、不停步,他最终翻越了雪山。

  长征结束后,曾广华留在延安,参加过南泥湾开荒,之后还参加了辽沈、平津战役。1950年,在外从军18年的曾广华复员回到了家乡于都。

  1992年10月,老人去世后,这件羊皮袄传给了子孙。2014年,老人的后人增福长将它捐赠给了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

  这件羊皮袄不仅见证了一位老红军艰辛的长征路程,也见证了新中国的诞生。

  2019年5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看到这件羊皮袄时,深情地说:“这件衣服说明当时生活非常艰苦。我们要把红色故事继续讲下去,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纪念馆展区)

  (沙盘模型和大幅油画相结合,带给观众强烈的视觉震撼,真切感受到大兵压境、硝烟弥漫、战火纷飞的第五次反“围剿”的悲壮。)

(展馆里再现当年搭建渡河浮桥时的情景)

  长征是宣言书, 长征是宣传队, 长征是播种机 —— 毛泽东。

  长征是一次理想信念的伟大远征,是一次检验真理的伟大远征,是一次唤醒民众的伟大远征,是一次开创新局的伟大远征。

  长征精神,始终是推动革命建设改革事业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长征精神必将激励中华儿女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继续奋勇前进!

  (送郎当红军,苏区青壮年热烈响应中共中央、中革军委和中央政府号召,踊跃加入红军。从1934年5月至9月底,全中央苏区共扩大红军8万余人,其中绝大部分是赣南各苏区县青壮年。)

  阔步新长征,续写新篇章。

  如今,红军渡河的浮桥虽然已不复存在,但在当年红军渡河的渡口旁修建的渡江大桥、长征大桥、红军大桥等一座座大桥,都在向世人诉说着那段光荣的岁月。

  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园先后被评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全国关心下一代党史国史教育基地、国家AAAA级景区、全国3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之一,成为重要红色研学基地,有效发挥了爱国主义教育作用。

  2019年5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带着对老区人民的深情大爱和对革命先辈的无限敬仰,来到于都,他向纪念碑敬献花篮并且三鞠躬,之后瞻仰纪念碑、长征渡口、纪念馆,并在纪念馆里接见红军后代和革命烈士家属。他动情地说:“这里是中央苏区,是红军长征的出发地。我来这里也是想让全国人民都知道,中国共产党要不忘初心,全中国人民也要不忘初心,不忘我们的革命宗旨、革命理想,不忘我们的革命前辈、革命先烈,不要忘了我们苏区的父老乡亲们”。

  习近平总书记在这里向全党和全国人民发出了“现在是新长征,我们要重新再出发”的时代宣言。

  于都,成为全国人民寻初心、悟初心、守初心的重要打卡地。(作者:方宏生  原海军北海舰队四级士官)

 

(责编: 辛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原教育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中原教育周刊所有。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原教育周刊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