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教育周刊 > 地方

山东大学研究生支教团让梦想花开

发布时间:2025-04-03 11:00:01来源: 中原教育周刊网
  

  本网讯(高云飞 于梦珊)2025年3月,山东大学第26届研究生支教团河南队开展第七届“梦想导师”系列活动。本活动以“梦想导航计划”为载体,建立研支团队员与支教服务地河南省确山县学子的“学涯陪伴”关系,在春暖花开的朗陵大地听见每一个梦想扎根的声音。

                      上课暂停,我和春天有个约会

  “老师,语文课本里也有春天!”老臧庄小学里,五年级的学生迫不及待地举手说到。

  书包的重量不代表成长的速度。三月的确山县时光正好,为鼓励学生感知自然,主动探究,山大支教团的老师带着同学们亲身探寻千朵万朵压枝低的繁花,或聆听黄鹂鸣翠柳的动人声响,和春天来了场浪漫的约会。

  低年级的孩子们在卡纸上剪出春天的图案,在校园里寻找散落的野花,在麦田里追着风奔跑。学生们用画笔和风车装点校园,六年级的学生写下动人的诗句,“风筝是春天的信鸽,带来希望的预告。”通过开展此类美育主题研学实践活动,用美育浸润学生,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音浪撞色块,青春不设限

  在确山县第七小学,一场关于梦想的双向奔赴正在上演。合唱兴趣班上,孩子们用歌声传递着赤子之心,用AI编写出属于自己的梦想音符。

  音符未歇,另一场关于梦想的创作已在画纸上铺开。山东大学(威海)艺术学院麦苗花花支教团来到了确山七小和老臧庄小学,引导孩子们用蜡笔与彩铅绘出内心图景:火箭划破星空,教师诲人不倦,医生救死扶伤……每一笔都凝结着对未来的郑重期许。

  孩子们用歌声打破现实的壁垒,用色彩搭建理想的阶梯,而教育正是那把开启无限可能的钥匙。当梦想的种子在童年生根,未来的中国必将枝繁叶茂。

                           “邮”点心事,“邮”个梦想

  为了鼓励同学们将心底的声音诉诸笔端,用信件的方式表达内心的情感,在确山县第七小学和第二初级中学的校园里,“梦想信箱”活动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

  研支团的队员们定期开箱收信,引导学生认识自身性格倾向的独特性,为孩子们量身定制《成长星轨手札》。此外,本活动与山东大学第27届研究生支教团对接,助力确山学子与山东大学附属中学学子展开书信交流,让孩子们的友谊跨越鲁豫山川,让梦想在“山”与“泉”的碰撞中,在春和景明的三月生根发芽。

  山东大学研究生支教团自2017年起先后驻河南省驻马店市确山县五所中小学支教,累计派遣8届共58名同学,在聚焦支教主责主业的同时创新开展“从大山到山大”“梦想导师”“山岩杂货铺”等特色品牌志愿服务活动,通过游学、书信、助农等方式,为当地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和实践资源,惠及6000余名学生,相关事迹受到《中国青年报》等主流媒体报道,赢得社会广泛关注与赞誉。

(责编: 卢鹏)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原教育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中原教育周刊所有。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原教育周刊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