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是微微南来的风
- 爱是微微南来的风
- 焦作市武陟县育英实验小学郭小艳
- 有一则古老的寓言:北风和南风比试,看谁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脱掉。北风首先发威,行人为了抵御北风侵袭,把大衣裹得紧紧的,南风则徐徐吹拂,顿时,行人觉得春暖衣厚,始则解开纽扣,继而脱掉大衣。这则寓言所蕴含的道理不言而喻,其实,作为教育者的我们在育人之路也应如此。
- 一、案例介绍
- 丢钱风波
- 放学后当我准备买菜时发现丢钱了,清晰记得早上明明放钱在背包里了,仔细回想我的包中午一直在教室的讲桌上,难道是班上的学生?忽然想起前几天就有同学反映书包里的钱丢了,难道是一个人所谓?谁这么大胆不仅偷同学的钱,还偷老师的钱,想想真是气愤。我强压心中的怒火返回了学校,在学校门口的商店外看到班上的小冲和小雷在买MP3,手里还提着大兜零食,心里想:现在的家长真是娇惯孩子,给孩子这么多的零花钱,看来我得在家长会和班会课上强调这方面的问题了。到了教室,在讲桌上翻找一无所获,再回想今天包的位置和可能出现的问题,不经意间余光扫到坐在第一排的小冲的位置,突然小冲提着大兜零食买MP3的画面闪进我的脑海,会不会......
- “巧”言告知
- 怎样婉转的沟通能得到小冲这些钱的来历呢?我坐在讲台上思考了很久,于是,我给小冲的爸爸打了电话:“你好,请问是小冲的爸爸吗?我是郭老师,我们本周在做一个关于零花钱的调查活动,你能配合回答几个问题吗?”电话那头小冲的爸爸欣然接受,“请问1.本周你给孩子多少零花钱?2.除了爸爸妈妈,其他的亲戚还有给零花钱现象吗?”我心平气和的把这些问题抛给小冲爸爸时,得到的答案是小冲根本不可能有那么多的零花钱,接下来我开始步入正题,告知小冲今天购买MP3和零食的事情,希望孩子到家后家长能询问,十分钟后,小冲的爸爸打来电话,告诉我从小冲的书包里找到了一些零食,大部分零食分给同学了,MP3让同学小亮拿走了玩了,还有没有花完的30元钱,但孩子拒不交代钱从哪里来。这个时候作为老师的我如果直接告诉家长事情的真相,不敢想象家长会给小冲带来怎样的惩罚,于是我这样对家长说:“小冲爸爸,事情是这样的,估计我下课从包里拿东西的时候把钱带出了,孩子的位置离我很近,问问孩子买东西的钱是不是讲桌旁‘捡’的钱。”电话那头估计孩子听到了我的话赶紧说是讲桌旁捡的。第二天,小冲的妈妈给我送了钱,并一直说孩子不知道捡钱上交老师之类的抱歉话,然而事情的真实情况只有我和小冲知道。
- 坚持真相
- 我的钱虽然有了结果,但这件事并不能这样结束,如果我不坚持真相,小冲会认识不到自己的错误,从而会加剧他继续犯错,必须让他明白这种事的严重性。于是,第二天的下午我上了关于“拒绝偷窃”主题班会,给全班同学讲述了“小时偷针 大时偷金”的寓言故事,并且让同学们各抒己见,我特意提问了小冲,他支支吾吾没有回答。放学后我把小冲单独留在教室,只是静静的看着他的眼睛不说话,他的眼神一直在逃避,就这样持续了有十分钟,我对他说“你知道‘真相’这个词语的意思吗?这件事情的真相到底是什么样的你知道我也知道。”终于,他哭着认错,原来下课时他看到我的包留在讲桌上,他就伸手拿了包里的钱,并交代了班里同学前几天丢的钱都是他所为。
- 二、案例分析
- 事后通过对学生小冲的几次谈话了解到,造成他这种行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
- 1.自身的原因:小冲从小学习成绩不好,学生多是嘲笑,以至于他在学习上越来越差,在其他方面越来越“突出”。
- 2.家庭教育的影响:小冲的爸爸患有严重的肌肉萎缩症,常年卧床,导致脾气暴躁,之后父母离婚,他和爸爸一起生活,靠妈妈给的抚养费维持生活。他渴望家的温暖,渴望和其他孩子一样享受物质和精神的温暖,就慢慢地养成了不少的坏习惯,以前犯错时,爸爸不就骂就是打。
- 3.教师教育的影响:由于小冲在班里的各项表现极差,老师经常在班里批评、把该生叫到办公室训斥。
- 三、教育策略
- 1.引导同学正确与他交往,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
- (1)做家长的思想工作,取得他们的支持与谅解。和社区沟通,让社区尽可能在生活上帮助小冲的爸爸,形成家校社共同教育的合力。
- (2)鼓励同学与小冲交朋友、双休日到小冲家串门,充分发挥榜样作用,尽早地把他拉回到班级的大家庭中。
- 2.通过电话和小冲的妈妈沟通,让她多回去照顾小冲,节假日尽量带孩子出去走走,再通过家访和他的爸爸交流,送一些关于家庭教育的书籍,从思想提升他对孩子教育的认识,从而避免家庭教育方式的负面影响,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 四、收获感悟
- 古人云:“感人人者,莫先乎情。”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由此可见,爱是教育学生的起点和基础,是打开学生心灵的灵丹妙药。而教师工作真正的乐趣则是每天与孩子心灵接触的乐趣,给与学生爱和呵护。
- 1.爱需要多方面的合力
- 一个人的爱是有限的,如果能调动一切力量,这种爱是无限的。作为老师,人人都有教育管理的责任与义务,所以要人人参与,共同关心帮助每一个孩子。尤其是各科老师要达成共识,学会一唱一和、协调一致、共同来爱,这样形成教育的合力,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同时,老师还要引导班级中朝夕相处的小伙伴给与特殊孩子大家庭一样的爱。老师毕竟是成年人,孩子们的心思有时不一定了解的很清楚。而小伴间有共同语言,更能相互理解,所以老师要学会发挥集体的爱的力量、同伴互助的力量,让特殊孩子在班级中,能有人与他合作交流,能感受到同伴间的温暖。所以,当大家的爱一致时,所有老师们的负担就减轻了,否则大家总处于一级战备阶段,自己的心境也会大受影响。
- 2.家校沟通要有技巧
- 当老师给家长反映孩子在学校的问题时,要要避免随意性和情绪化。不能把自己当下的情绪发泄在自己的语言和态度上,要想好交流的主题和目的,了解学生的优缺点,设计交谈时如何切入主题、如何结束。与学生家长沟通,还要做到换位思考。要把自己当做家长来体会真实的感受,与不同类型的家长沟通,根据实际情况巧妙运用语言艺术。充分发挥语言艺术的魅力,可以先扬后抑、避实就虚,必要时还要用善意的谎言来“欺骗”家长,等事后再一点点透漏事情的真相,这样家长容易接受。
- 3.师爱要有耐心
-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育是农业而不是工业.“是农业,农作物的生长就要遵循它的自然规律,要经历播种、发芽、抽苗、开花、结果等一系列的自然过程,切不可拔苗助长,更不能一蹴而就。学生就像农作物一样,他们的成长也要经历一定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可能会遇到挫折,也可能会犯错误,这时候就需要教师耐心地正确引导,为他们铺开一条宽阔平坦的光明之路。耐心是教师的基本素养,有耐心的教师才能博得学生们的爱戴。教师,每天面对着千差万别、性格各异的学生,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对学生有没有耐心或具有的耐心程度怎样,能如实反映出一个教师自我修养的程度。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教师要特别有耐心。对学生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苦口婆心,不厌其,切不可简单粗暴,急功近利。
- 泰戈尔曾说“不是槌的打击,乃是水的载歌载舞,使鹅卵石臻于完美。 ” 作为教育者,为了我们的“鹅卵石”臻于完美,用我们教育的智慧和耐心全心全意的爱着学生,让我们的爱如同那微微吹拂的南风,吹进家长的心里,吹进孩子心扉,让孩子浸润在爱的世界里,健康快乐的成长!
(责编: 卢鹏)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原教育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中原教育周刊所有。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原教育周刊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