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在户外运动中安全地放松身心
不能让人挑毛病。”
尤其是带青少年进行户外运动,需要投入更多精力,“成人对环境风险、对体能有清晰的认知,但小孩子的互动、淘气会增加户外运动中的风险。比如夏天帆船活动,除了做好运动中的安全管理外,在营地里的其他时间里,走路会不会摔跤,睡觉会不会从床上掉下来?这些都是需要我们去考虑的。”郝云刚说。
3、做好最充分的行前准备
“不管什么运动肯定有危险。越是危险,越要把专业的防护做充足,而不是害怕参与。”
尤浩去年暑假带着两个10岁的孩子去沙漠徒步,找了熟悉本地的领队,租了一辆越野车装行李、补给和药物,“轻装上阵,全程走完52公里”。尽管只在出发前“查了查网上的徒步攻略”,但尤浩对那次徒步很满意。
“对于大众来说,偶尔带孩子出去玩一玩,可以讲一些基本的短期的野外医学的课程。掌握基本原理和概念,作为常识补充。比如异物堵塞喉咙的情况,怎么样实施海姆立克急救法等,这些技巧在日常生活中也是有帮助的。”
布和认为,大众需要正确认识户外运动,不要把它太“神化”,一说到户外运动就理解为极限运动,特别危险。按照全世界户外运动的发展情况来看,它的器材和技术已经非常专业和标准,这些都能保证安全。
郝云刚建议,青少年如果要参加户外运动一定要找专业机构,并且保证带队教练要配足。比如帆船、皮划艇、攀岩等,教练比例是1:5;对技术要求不那么高的活动,教练比例是1:6或1:8。只要活动成行,哪怕再少的孩子,也要配备“备份教练”。“还需要准备有外部力量的协助,比如云南丽江虎跳峡徒步,都是山地峡谷,半天之内车无法赶到,有些狭窄的山路甚至无法通车。我们每次去那里,都会按照1:8的比例雇骆驼,驼行李和补给,也在出现受伤情况时,用作临时的交通工具保障。”
“如果有可能的话,还建议家长多陪孩子共同参与。无论是从户外教育还是亲子教育的角度,家长的参与能增加对机构的判断,也能积累户外运动的经验。”郝云刚说。
“不管什么运动肯定有危险。越是危险,越要把专业的防护做充足,而不是害怕参与。对家长来说,不能盲目跟风,看别人攀岩了,自己买点装备就上。实际上,户外运动入门是有要求的。大家觉得周末带孩子爬个山很简单,背个小包拿两瓶水就行。本来预计天黑前能下山,但需要赶夜路、没有光源怎么办?没带多余的食品怎么办?天气突然变化怎么办?”布和说。
布和提醒家长,一定要具备一些专业知识和能力。出发前做好充分准备,带上应急的物品、备份的食物衣物和急救小工具,这些看似很烦琐,但真的遇到问题时,能有应对措施。要以应对这个季节这条线路上最恶劣的情况会发生的危险情况来准备,做最坏的打算。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原教育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中原教育周刊所有。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原教育周刊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