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教育周刊 > 德育

教育部:持续通报师德违规问题查处典型案例,开展警示教育

发布时间:2021-10-22 16:52:23来源: 北青网教育
  

  10月21日,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上,教育部部长怀进鹏受国务院委托,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教师队伍建设和教师法实施情况。

  在提到下一步考虑时,报告提到,将全面加强教师思想政治与师德师风建设、着力构建高质量教师发展体系、全力打造高水平专业化教师队伍、重点破解教师队伍建设瓶颈难题、持续推进教师队伍建设综合改革。

  报告提到,在各级党委(党组)对高校巡视中加强教师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专项检查,从严管理院长、书记关键岗位,把责任落实落细。坚持德法并举,推进“十项准则”贯彻落实,持续通报师德违规问题查处典型案例,开展警示教育。推进教师“四史”学习和师德常态化教育,引导广大教师坚持“四个相统一”,争做“四有”好老师,当好“四个引路人”,成为“大先生”。

  报告还显示,围绕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的核心目标,遵循教师发展规律,突出分类施策,打造高层次教师队伍。

  扩大高中研究生层次教师培养规模,将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培养提升到本科及以上层次,将幼儿园教师培养提升到专科及以上层次。着力推进教师培养培训一体化改革,推动教师培训与学历教育相衔接。深入实施名师名校长领航工程,打造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带头人。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进职教“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持续推进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建设。

  另外,针对教师供给、职称、待遇等问题,持续发力,久久为功。强化教师供给配备,推动各地破解中小学教职工供需矛盾、结构矛盾,实现以县为单位,省市县全面达到国家基本编制标准。

  支持地方创新幼儿园教师补充配备方式,完善待遇保障机制。适当提高高级、中级教师岗位比例,畅通教师职业发展通道。优化教师性别比例。坚持“定向评价、定向使用”,继续推动中小学教师职称评聘向乡村教师倾斜。

  推动各地下放高校教师职称评审权,完善评价标准,创新评价机制,深化高校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充分激发高校教师积极性、创造性。健全义务教育教师待遇保障与调整机制,落实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压实地方经费保障责任,依法严格预算执行管理。落实好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逐步提高乡村教师待遇,增强乡村教师获得感。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孟亚旭

(责编: 辛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原教育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中原教育周刊所有。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原教育周刊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