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教育周刊 > 德育

“双减”落地 育人方式正在改变

发布时间:2021-12-31 15:41:42来源: 现代金报
  

  2021年7月24日,一个很多学生在接受暑假培训的日子,中办、国办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引发教育界和社会“地震”,这是一个将在未来改变育人方式的政策,也是一个重构教育新生态圈的政策。

  随后,各地相继出台政策,推进“双减”落地。宁波开展了全面规范校外培训机构的系列行动,并出台了“双减”相关系列政策,主要包括:

  9月初,《宁波市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工作方案》发布,就宁波“双减”减什么,“双减”背景下学校如何提高育人质量、如何营造家校社协同良好育人氛围等,提出具体要求。

  11月10日,市教育局教研室出台《关于加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作业管理的指导意见》,就进一步加强学校作业管理,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不合理的作业负担,提出八方面指导意见。

  11月26日,宁波市素质教育领导小组成立,体育、文艺、美术、劳动、综合共五个指导中心诞生,多部门协同推动全市学校素质教育发展,助力“双减”工作深化落实。

  12月初,宁波出台《义务段学校贯彻“双减”政策教育评价工作方案》,学校评价体系主要围绕“双减”工作组织实施、课后服务课程、课外作业管理、“双减”工作创新、服务机制与保障等5个方面的重点内容。

  12月20日,宁波出台《关于深化“双减”工作 加强教师关心关爱的指导意见》,做出包括实行弹性上下班制等在内的九大关爱教师指导意见。

  “双减”第一个学期,课后服务在中小学校全面推开,作业改革正以更大的力度推进,部分学校对学生的作业评价从分数转向了等第,希望减轻孩子和父母分分必争的焦虑,双休日的学科培训没有了,家长更加注重孩子体育、艺术类兴趣爱好的培养,孩子们亲近自然的频率整体在提升……

  12月21日,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双减”成绩单:99%以上学校做到了起始年级“零起点”教学;九成以上学生可以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作业;线下校外培训机构已压减83.8%,线上校外培训机构已压减84.1%。

  2022年,教育部将继续把“双减”督导作为教育督导“一号工程”,加大督办、通报、约谈和问责力度。“教育观念正在发生积极转变。‘双减’工作的实施,进一步促进了校长、教师、家长、社会教育观念的转变。下一步要继续推动‘双减’落实,继续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高里走,扎实推进学校减负提质工作再上新水平。”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说。

  记者观察

  今年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会议的医药卫生界教育界委员时表示:家长们一方面都希望孩子身心健康,有个幸福的童年;另一方面也唯恐孩子输在分数竞争的起跑线上。这些问题都属于社会性问题,不是教育部门单独可以解决的,需要社会各方面、各有关部门共同努力研究解决。

  他还说:教育,无论是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都不能过于注重分数。分数是一时之得,要从一生的成长目标来看。如果最后没有形成成熟健康的人格,那是不合格的。

  “双减”政策出台背后,事关要为国家培养什么样的人,事关基础教育的生态圈,也事关人的成长发展。所以,这是一个长期的、系统性工程。

  政策落地半年,宁波不同的学校在减负力度上或有大小,不同的家长在观念转变上或有快慢,群体性焦虑的缓解非一朝一夕之事,但变化正在各个维度上发生。从学校到家长,也有困惑存在,减负的同时如何不减质?关键时间点上的评价改革能否同步进行?

  2022年,“双减”如何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高里走,等着更多人去回答答。

(责编: 辛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原教育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中原教育周刊所有。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原教育周刊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