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昨起有序复课 孩子们第一天做了些什么?
“子沫!好久不见啦!” “李老师好!我好想你呀!”
1月10日8:00左右,在北仑区小港厚生幼儿园的校门口,小朋友们一边挥手告别接送的家长,一边与早早迎候的老师、好久不见的同学热情地打招呼,在测温后有序地走进已离开近10 天的校园。很快,校园又恢复了往日的生气与活力。
当日,除封控区、管控区和防范区范围内的中小学和幼儿园外,北仑其他区域的21所中小学、 36所幼儿园有序复学复课。
记者了解到,为进一步加强校园疫情防控,确保师生的健康平安,各校均采取了有效措施,引导学生分时错峰上下学,在进校前严格落实测温、验码、戴口罩等规定,保持1米间距。
开学前,所有学校均完成了校园环境消杀通风工作,并采取封闭式管理,坚持无关人员非必要不进校。此外,各校都提前准备了口罩、消毒液、洗手液等防疫物资供师生使用。
“同学们,在洗手的时候,最好配上洗手液,反复搓动,洗15秒以上……”复学首日,不少学校利用“开学第一课”等途径,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疫情防控知识教育。在浙师大附属芦江书院,学校安排的第一课就是学习七步洗手法等防疫小知识。在宁波滨海国际幼儿园,小朋友们制作了疫情防控主题的手工作品。
为了迎接复学的同学,不少学校也做了许多暖心的准备。复学第一天,也是中国传统节日腊八节,小港学达小学为老师和同学们准备了腊八粥,暖暖的粥甜在心里,也甜在学生们的脸上。宁波滨海国际合作学校的老师精心地为全班同学准备了红色的口罩。霞浦幼儿园的老师担心小朋友自己存放口罩会丢失或搞错,还精心制作了存放口罩的墙面口袋,方便幼儿取放。
已复学学校中,尚有少量处于管控区、封控区的学生暂未返校。各校通过开设直播课堂、定期推送微课、电话沟通交流等途径,做好线上线下同步教学和关心关爱工作,解决家长学生实际困难,确保此类同学停课不停学。在小浃江中学,教室内架起了直播设备,居家隔离的学生通过视频直播与教室里的同学一同上课。
“待在家里感觉有点儿闷,也很想念老师和同学们。现在回到了学校,我又可以和同学们一起学习一起玩儿了,特别高兴!”浙师大附属芦江书院一年级同学小张说。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原教育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中原教育周刊所有。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原教育周刊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