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教育周刊 > 德育

变革中的 变与不变

发布时间:2022-01-29 11:53:08来源: 现代金报
  

  小年已过,各地中小学生都已经进入了寒假生活。除了享受一份假期特有的轻松与惬意之外,笔者还在为这段时间所发生的“变化”而感动。

  笔者所在学校的马老师将班级里每一位学生的姓名和品行表现融入到词作中,不管是《清平乐》还是《如梦令》,都透露这位老师对学生的关注、关爱和期待。这样一份学生评语的送出,不但是对学生一个阶段学习情况的小结,更展现了教师的教育姿态,拉近家校关系。笔者更看重其中的一个细节。这样的评语,除了一般老师无法企及的才情之外,还有她关切学生整体发展的“成长心语”。

  “双减”政策落地后的第一期末,我们看到很多老师“别出心裁”地通过文言文、学期一图等形式呈现学生的阶段性发展成果。弱化对成绩分数的关注,强化性格、能力成长的肯定和激励。这样的“变”是喜人的,也必定是有长久的生命力的,因为教育让学生获得成长的成就感和更多的可能性,这个目标是“不变”的。

  无独有偶,我们看到不光是评价的语言在变,评价的方式也在继续变化。

  小学低段通过“跑课”的形式进行期末检测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但是今年通过趣味闯关、在活动中通过游艺积分的形式画上美丽的学期句号的学校越来越多,形式也越来越丰富。我们在这些活动中看到,这不是简单地让孩子“嗨”一把,而是更加关注孩子综合能力的提升,将原有简单的、单人的汇报变成了项目化学习、小组式合作汇报的形式,更注重学生合作能力、沟通能力以及表达能力等方面的综合培养。通过体验式、情景化、游戏化多种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巩固、检验习得的知识和技能。除了期末测评形式的变化,寒假生活的考评也在变化,比如开展家庭厨艺大赛、展现“一人一艺”、学习短视频制作、“教育之江”推出的1-9年级“家庭劳动清单及评价”图册。评价方式的变化,必将带来教育过程及内容的变化。从这个小小“跑课”来窥豹,我们有信心看到更大的变革正在向我们“跑来”。

  在2022年,教育形态的变革必将走向深层,评价方式的变化还将“推陈出新”或“标新立异”。不管如何变化,它都应该坚持服务于学习者的习得成果检测,支撑他走得更远、更敞亮。

  王建垂(宁波东海实验学校校长)

(责编: 辛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原教育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中原教育周刊所有。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原教育周刊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