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的奖励才更有效
1月20日下午放学前,宁海县力洋镇前横小学给每位优秀学生奖励了一只鸡。这些鸡是该校学生自己养大的,一直生活在学校的阳光农场里。
(1月25日《现代金报》)
近几年,一些学校的花样奖励多起来。有的奖励学生青菜,有的奖励猪蹄、猪肉,甚至还有学校优秀学生每人奖励一头小猪。1月21日,浙江金华的一名8岁男孩期末被评为三好学生,学校奖励了一根近3米长的甘蔗和一块五花肉,这事儿还上了热搜。
有网友表示,这样可以让家人分享自己在学校取得的成果,学生更自豪。也有网友表示,难道传统的奖状就不能与家人分享?这是“为赋新词强说愁”。还有网友说,每个取得进步的学生都应受到奖励,为何只能是优秀学生?
奖励奖励,重在以奖鼓励,奖只是形式,励志才是目的,达到鼓励的目的才是创新的目标。对中小学生的奖励,完全可以创新,这就需要学校在创新奖励方式上,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老师用心梳理出每个学生一个学期的闪光点,德智体美劳每一个方面有进步的,都应该给予奖励。
总之,奖励代表着对学生的评价,在创新上,必须以导向功能、诊断功能和矫治功能为指针,使奖励更多体现出过程评价、形成评价、发展评价和增值评价,这样才能更好激发学生内驱力。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原教育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中原教育周刊所有。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原教育周刊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