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谷爱凌身上 看到热爱的力量
北京冬奥会举世瞩目,对于很多中国观众来说,自由式滑雪运动员谷爱凌更是他们聚焦的对象,引发无数关注热议,几成一个现象级话题,恰似扬起一堆雪,刮起一阵风。
怎么形容这个18岁少女呢?中西合璧、内外兼修,全面发展、特长突出,个性张扬、活力四射,还可以有很多溢美之词安在这个冰雪精灵身上。她无疑是同龄人当中的佼佼者,符合很多人对子女、学生、年轻人等角色的最完美形象的想象,让人感觉高不可攀、遥不可及。
很多人扒出了她的家庭背景、成长经历等种种信息,原来她的成功是建立在优质基因、过人天赋、雄厚财力、精英教育等基础之上的啊,如此一来,倒让一部分人泄了气、死了心,这样的教育环境和教育投入于他们而言不啻于天方夜谭,但同时,另一种教育焦虑又在很多人心中弥漫开来——自家的孩子如何去与如此优秀的孩子竞争?自家的资源又如何去成全孩子这般光鲜的未来?
这确实值得思量,但在笔者看来,油然而生这样的教育焦虑大可不必,我们也许更可以对她目前的高光状态及其成长能量积蓄过程进行适当的反思和借鉴。至少,我们可以也应该看到“热爱”的力量。
的确,谷爱凌身上由内而外地散发着热爱的力量和光芒,阳光开朗、自信乐观、积极进取、生动活泼,诸如此类的“热力”特征自然流露、扑面而来。可以想见,如果不是对学习、运动、创造、生活等有着一份深沉、持续、强劲的热爱并转化为日常的点滴行动,她又何以在并不长的生命旅程中创造出如此缤纷的璀璨结晶,奥运冠军、名校学霸、广泛而精深的多种兴趣特长……这样的精彩卓越绝不是仅仅凭借父母基因、家庭背景就能完全支撑起来的,热爱与努力方是其中最稳健强壮的支架。
每个人的天赋、出身、成长环境、资源条件,确实千差万别,有些差距无法抹平,有些限制无法破除,有些条件无法改变。然而,热爱是根植于每个人生命本质中的火种,我们可以长久地保持它的熊熊燃烧,让它发光发热,不断照亮每个人的人生道路,伸展每个人的独特性、多样性和可能性,成就无数个最好的自己,无数个“谷爱凌”。
作为家长、作为教育工作者、作为基层学校和教育部门,从谷爱凌现象中,除了看到“热爱”,我们还要学习借鉴她父母对她人生的设计和执行,尤其重要的是如何为孩子的热爱保持和释放提供尽可能有力的支持,这里面包含了很朴素的教育常识和很高超的教育智慧,很多方面都值得我们反思、改进,譬如,谷爱凌透露其成功秘诀之一是“每天睡够十个小时”,我们的孩子们陷入题山卷海中,常常连“保持8小时睡眠”都不能得到保障,好在“双减”政策给我们带来了问题解决的希望曙光。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原教育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中原教育周刊所有。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原教育周刊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