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教育周刊 > 德育

共建“三环四同”模式 助推城乡教育共同富裕 姚江教共体推分层作业运行新机制

发布时间:2022-03-29 15:12:09来源: 现代金报
  

  在初中阶段,如何科学统筹分层作业?如何解决城乡学校之间因教学理念、师资力量等差距造成的教学效果层次不齐?如何避免教师校际交流只是走过场?

  余姚市姚江中学、余姚市陆埠镇初级中学、余姚市黄家埠镇初级中学这三所学校扣准“双减”脉搏,以教育共同体建设为支点,从分层作业切入,共建姚江教共体“三环四同”模式。

  该模式有助于推动城区优质教育资源下沉到弱校、到农村,撬动教育均衡化改革向纵深推进,助推城乡教育共同富裕。

  城乡学校携手进行项目协作

  以往,农村学校老师缺乏像城区学校老师那样的学习平台,出去充电的机会少,往往只能通过“单打独斗”“闭门造车”,“双减”下与作业设计相关的教学经验缺少。

  去年余姚上百所学校组成教育共同体,并创新性地增设片区长学校负责制,让城区优质教育资源下沉到城郊、到农村。其中,姚江教共体为协作型教共体,也就是城镇优质学校与乡村学校、城镇相对薄弱学校,不打破原有学校各自的人事、管理体制,通过线上线下多种形式的项目协作,实现教育教学上的引领、指导和帮扶。

  三校聚焦分层作业研究与管理的疑难问题,城乡教师携手合作的机会大大增加,但依旧存在教研活动零散、琐碎,亟待建立系统性长效性的运行机制。

  从分层作业切入,建“三环四同”模式

  “三环四同”模式怎么做?据悉,这里的“三环”联动,是从研训对象、时间、内容三个维度,根据课程标准和学情差异,以学科作业微共体为载体,构建“自我反思—校级合作—教共体研讨”三环研训,推行校间同质、班内异质分层作业,健全作业研训机制。具体为:

  第一循环自我反思。教师每日针对本班级实际情况,在课时作业分层设计、布置、批改及反馈中,反思自身教学和作业管理运行,形成个性化作业。

  第二循环校级合作。各校每周聚焦各班学情,团队合作,设计小单元校本作业。

  第三循环教共体研讨。各校根据第一、第二循环情况,每月聚焦大单元整合,研讨分层作业中的疑难问题,有效提升教师分层作业设计和管理能力。

  至于“四同”协作,主要是完善作业管理机制,涉及四个方面。

  同策:健全作业管理。教共体内作业管理制度、进度和要求“三统一”。推行作业公示制和一本作业簿制度;实施“课前备分层作业—课中落实分层作业任务单—课后反馈及调整分层作业”的校际互通策略;实行智慧化作业管理,依托作业智慧管理平台,全过程跟踪作业,线上线下同步。

  同频:课堂作业反馈。依据分层作业设计,采用远程同步课堂或专递形式,尝试“30+10+5”课堂教学改革,即30分钟课堂教学互动,10分钟分层作业当堂评价,5分钟生生、师生作业反馈模式,教、学、评一致。

  同辅:分层拓展答疑。充分利用课后服务时段,通过同步课堂开展同步答疑活动,适度分层拓展,原任教班级教师同步跟踪,使得有个性化学习需要的同学得到同步精准辅导,助力学生成长。

  同整:二次作业选择。实施“谁设计,谁整合”作业管理教师负责制,通过大数据管理,线上整合教共体内当天共性和个性作业反馈情况,以“作业超市”形式二次推送,供学生自主选择;课后学生对当天作业“复盘”,整理学习内容和错题本,进入“作业超市”,自主学习。

  姚江中学校长张建国表示,“三环四同”模式提升了教师专业素养,满足了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减轻了学生作业负担,促进了学生自主发展,将幸福的童年和未来的发展同时赋予所有孩子。

(责编: 辛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原教育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中原教育周刊所有。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原教育周刊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