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教育周刊 > 德育

携手同行 静待花开

发布时间:2022-04-12 10:20:08来源: 中原教育周刊网
  

  我们把学生比喻成祖国的花朵,一粒种子从播种、萌芽、长成茁壮的植株,直至开出鲜艳烂漫的花朵,少不了阳光、雨露、修剪、除虫。我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同时又是一名母亲,多年的实践让我深切地感悟到:学校是教育的主阵地,但孩子的教育离不开家庭,学生的健康成长,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缺一不可。

  教育部明令禁止学前教育,因此当其他孩子去上学前班或参加幼小衔接辅导班时,我的姑娘学的是舞蹈、绘画。我的姑娘零基础地成为一名小学生。

  开学半个月,姑娘班级召开家长会。趁此机会,我和姑娘的班主任聊了聊孩子的在校情况。老师说:孩子基础差、识字量少,连最基本的握笔姿势都不会。课堂学习意识差,上课都不知道是干什么呢……总而言之,孩子差的一塌糊涂。听到这些,我反思:老师反映的问题,主要原因在我们家长。家长没让孩子写过字,孩子怎么会掌握握笔姿势;家长没让孩子上学前班,孩子怎么知道上课是干什么;家长没让孩子上幼小衔接,孩子怎么会有基础……我鼓励孩子“你没学过,怎么会?学过之后,你就都会了。”

  姑娘第一次语文测试,最高分100分,姑娘48分。天真的姑娘没被分数影响心情,反而很开心地说同桌比她的分数低,才考46分。查看试卷,第一页基础题全对,第二页空白。由于孩子的识字量少,第二页的题意都不理解,更别说做题啦。我鼓励孩子“你的进步空间特别大!”

  数学老师和我联系说:有些题讲了三四遍,班里几乎所有孩子都会了,她还是不会。现在讲的基础知识,是为高年级的知识打基础。低年级的知识掌握不扎实,高年级的学习就会很吃力。需要我们共同努力,让孩子踏实地走好每一步!我鼓励孩子“你理解的慢,但会掌握地很扎实!”

  一个班那么多学生,老师要做到事无巨细的对待每一位孩子,心有余而力不足。孩子送到学校,交给老师,作为家长的我如果不管不问,那我的姑娘就直接输在了小学,哪还有什么未来可期。怎么办?配合学校,陪伴姑娘共同努力!

  语文老师要求每日读书半小时。7岁的孩子,在没有兴趣的情况下,安安静静地看书半小时,很难。怎么办?姑娘读书,我陪着读书,就这样,孩子在读书时还总是问“时间到了么?”蜕变的过程是痛苦的,读书的习惯是慢慢养成的。我们坚持不懈地陪伴读书一段时间后,孩子已喜欢上了读书,并开始自觉地读书。

  数学老师要求学生每日看算一遍计算卡片,并准备一个错题本抄错题。孩子自制力差,并存在惰性心理,想敷衍了事。怎么办?在家里,我监督孩子,保证每项作业都必须认认真真地完成,一点不能含糊。

  家校共育,见证了姑娘的蜕变,姑娘的蜕变伴随着成长的惊喜。一年级上学期的期末考试,姑娘考了双百分。

  一步一脚印,一日一成长。教育无他,爱与榜样而已。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们的成长离不开家庭和学校的共同努力。让家校携手同行,静待百花齐开!(新乡市牧野区曲韩社区小学 艾敏)

(责编: 张世超)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原教育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中原教育周刊所有。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原教育周刊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