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疫情防控须做到“万无一失”
记者12日从教育部获悉,近日,教育部联合国家卫健委印发第五版高等学校、中小学校和托幼机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术方案。新版技术方案在进一步强化常态化疫情防控管理要求基础上,增加校园常态化监测预警,细化完善了出现疫情后的应急处置措施和卫生保障要求。
连日来,我国疫情多发频发,3月以来本土感染者超32万例波及30省份,防控形势复杂严峻。而在吉林、山东、北京等多地,都发生了校园疫情。为此,方案要求定期组织师生员工开展核酸检测抽检。如所在县(市、区、旗)发生疫情,要根据疫情扩散风险加密核酸检测频次,提高核酸检测抽检比例,鼓励增加抗原检测,加强学校疫情早发现力度。
当前,我国疫情防控已经进入常态化阶段,但“外防输入、内防扩散”的压力仍很大。而学校又是一个特殊场合,社会面防控要求相对“宽松”,但对于学校这个人员高度密集的场所来说,任何时候都不能“宽”而是“严”。教育部门必须高度警惕,任何麻痹思想、侥幸心理都要不得。
在人员聚集的学校,学生不仅容易成为被感染对象,也更容易成为“隐匿性”传播者,学校很容易成为疫情传播的放大器。因此,必须吸取教训,任何思想上的滑坡,都会招致工作上的种种被动。所以,任何麻痹思想、厌战情绪、侥幸心理、松劲心态都要不得,务必吸取校园发生聚集性疫情的深刻教训,以问题为导向,认真开展自查自纠,强化责任担当。紧盯疫情防控责任分解落实、重点工作、重点环节、重要岗位,为坚决打赢学校疫情防控战,提供坚强的纪律保障。
毫无疑问,守护全国近3亿师生的健康安全,是一道必答题,对主管部门的防疫能力和水平是一次考验。必须严格按照新版学校疫情防控方案行事,增加校园常态化监测预警,严抓疫情防控,扎实学校管理,防止“前紧后松”和“虎头蛇尾”,按照要求一项项严格落实。总之,校园疫情防控必须做到“万无一失”。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原教育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中原教育周刊所有。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原教育周刊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