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教育周刊 > 德育

建立家长学校 提升家庭教育成色

发布时间:2022-04-18 15:25:08来源: 现代金报
  

  全国妇联、教育部等11部门近日印发《关于指导推进家庭教育的五年规划(2021—2025年)》,《规划》指出,推动中小学、幼儿园普遍建立家长学校,每学期至少组织2次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活动。

  (4月12日 央视新闻)

  如果说此前很多家长将育人全部看成是学校的事情,自己乐得当甩手掌柜,近年来这样的趋势正在改变。越来越多家长开始意识到家校共育的重要性。

  意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并不意味着家长就可以合格胜任角色,很多家长开展家庭教育的知识往往来源于互联网,这类信息良莠不齐,甚至充斥着贩卖焦虑以达到挣钱目的的营销内容。一些家长凭着在网上学到的一些育儿知识,有时竟然粗暴指导甚至干扰学校老师正常教育工作,因此而导致的争议、纠纷在各类家校联络群里可谓屡见不鲜。可见,部分网传的所谓“育儿圣经”,不仅无法提升家长开展家庭教育的能力,反而有可能让人误入歧途。

  其实,很多家长也有育儿本领恐慌,毕竟没有谁天生就会做一名合格的家长,奈何教育孩子的学校不少,教家长的学校却不多,这从近期很火的家庭教育指导师培训就可见一斑。可惜,当下所谓的家庭教育指导师培训也是一地鸡毛、虚火旺盛,更多是利用家长的教育焦虑进行收割,而非真正为提升家庭教育质量添砖加瓦。

  此次《规划》指出要推动中小学、幼儿园普遍建立家长学校,可谓为家长学习如何成为合格的家长提供了正规场所,此举不仅能为广大家长提供规范系统的家庭教育知识学习机会,也能避免网传的良莠不齐信息误导家长。同时,“正规军”的进场,也能进一步挤压各类以收割为目的的家长培训的生存空间。

  每学期至少组织2次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活动,或许在一定程度上会增加学校、老师的工作量,但“磨刀不误砍柴工”,建立家长学校、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活动,其实是从根本上减轻老师的负担和提升学校教育的效果。一方面,合格的家长会成为学校教育的有效延续和补充力量,对老师而言其实也是种减负;另一方面,接受正确家庭教育指导的家长,在教育方法、理念上与老师产生冲突的可能性也会更低,这也更有利于学校教育的顺利开展。

  教育从来不只是学校的事情,家庭教育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对于这一学校、家长、孩子的多方共赢之举,有必要尽快推进落实,让广大家长接受高质量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以提升家庭教育成色为契机汇聚更大的协同育人合力。

(责编: 辛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原教育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中原教育周刊所有。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原教育周刊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