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上网课 真的没必要
受疫情影响,3月以来多地发布停课通知,均明确中小学转为线上教学。但幼儿园怎么办?目前来看,幼儿园转向线上教学的现象也随处可见。这引发了广泛的争议。
(4月12日《光明日报》)
经历两年多的战疫,公众对网课并不陌生。虽然都是上课,但线上和线下存在巨大差异。由于网络平台承载能力、上课教师技术水平、课堂师生即时互动交流以及课后反馈跟进等诸多限制,线上教学效果往往会受到严重影响。但考虑到长时间不上课对学生学业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为了缓解家长和孩子的焦虑,网络授课成了特殊时期不得已而为之的最优选择。
不过,幼儿园明显不在此列。
首先,幼儿园的教学强调在“玩中学”,这种“游戏化”的教育,老师面对面、手把手的引领和集体氛围,两者缺一不可。隔着屏幕,还能有啥“现场感”?
其次,幼儿的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且思维活跃,无法做到自律约束,这样的身心发展特点决定着所谓的网课基本上就是在做无用功。事实表明,孩子“根本坐不住”,被逼着“陪太子读书”的家长常常搞得“手忙脚乱”,苦恼不已,徒增焦虑。
其三,网课会影响幼儿的视力发育,甚至严重伤害孩子的眼睛。众所周知,学龄前儿童处于眼发育的关键期,应该尽量减少接触视屏。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的《0~6岁儿童眼保健及视力检查服务规范(试行)》明确,学龄前儿童应尽量避免接触视屏类电子产品,每次使用不超过20分钟。幼儿园开设网课,岂非背道而驰?
基于种种考量,2020年2月,武汉发生疫情之初,教育部有关负责人就明确表示,对小学低年级学习网课不作统一硬性要求,由家长和学生自愿选择;严禁幼儿园开展网上教学活动。
令人遗憾的是,目前幼儿园转向线上教学的现象随处可见。教育部明令严禁,效果不佳且受到家长强烈“吐槽”,荒谬的幼儿网课何以不能画上句号?个中缘由固然不一而足,但究其根源则是形式主义作祟:一些民办幼儿园想借此“形式”按照正常标准收取学费或尽量少退费;一些地区要求所有幼儿园开展线上教学,则是想用这样的“形式”来彰显战疫的“功绩”。
面对经营困难的现实问题,当然要想办法生存下去,但以网课为“挡箭牌”来“增收节支”,明显不是正道。一方面,各地政府要落实帮扶支持政策;另一方面,幼儿园也要努力与家长协商,通过调整服务期等举措减少损失。
还需要提出的是,“停课不停学”不是指单纯意义上的网上上课,也不只是学校课程的学习,而是一种广义的学习。非常时期,幼儿园当然要想办法为战疫做出贡献,而这并不意味着只有给孩子上网课这一种方式。专家建议可以定期发布一些有关亲子活动及科学育儿指导方面的资料,引导家长高质量地陪伴孩子。从实际出发,这才是幼儿园战疫的应有之义。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原教育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中原教育周刊所有。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原教育周刊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