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教育周刊 > 德育

慢镜头分解 让成长清晰可见

发布时间:2022-04-18 16:32:47来源: 现代金报
  

  成长是一颗五味俱全的糖果,有酸的,甜的,咸的,苦的……需要细细品尝才能品出不同的味道。在我们的统编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习作话题《那一刻,我长大了》中,我们要回忆自己亲身经历的和成长有关的事,选择一件印象最深的,把“那一刻”的情形写具体。如何写好这样的习作呢?

  1.交流“长大”,理解题意

  长大不仅表现为年龄增长,个子变高等身体的变化,更重要的是心灵的成长。长大是一种独有的感受。如自己内心有波动,思想有变化,认识有提高,都是长大的表现。往往就在一个不经意的瞬间或是懂事了,或是会感恩了,或是进步了……打开记忆的大门,想想有没有哪些事让我们觉得自己长大了?我们可以从时间上打开思路,是最近、这个学期、今年发生的;也可以从地点中打开思路,在学校、家里、旅途中;还可以从话题类别中打开思路,如友谊、亲情、挫折等,再和同学交流,通过比较,选取自己成长过程中感受最深的一件事儿。

  2.列出提纲,凸显要点

  对于我们来说,能把一件事写清楚并不难,但容易平均用力,没有重点。为了防止这种现象,我们可以先列提纲,找出事情经过中自己触动最深的那一刻,比如:过生日那一天,我突然之间长大,学会关心妈妈,这样一件事。我们先仔细回忆当时过生日的经过,按“开端—发展—高潮—结尾”列出提纲。

  妈妈给我买蛋糕,送生日礼物,一起唱生日歌,这开端和发展部分只需略写,而高潮是妈妈给我切蛋糕时,发现她眼角出现了浅浅的皱纹,那一刻,就是小作者长大的那一刻,当时的所见所闻所想,需要具体详尽地描绘,因为在那一刻,作者莫名受到触动,明白妈妈的不容易,变得懂事,学会关心妈妈,懂得感恩。

  3.还原事件,慢镜头分解

  如何把高潮部分“那一刻”写具体?“那一刻”,我们可以先在自己的脑海里,重新细细回味当时的情形,尤其是那些带给自己感触深的细节,像电影里播放的慢镜头一样,一步一步把当时的表现分解开来,比如我生日妈妈是怎样切蛋糕,脸部表情如何?当时自己看到皱纹是怎么想,做了什么,对妈妈说了什么?通过抓住妈妈切蛋糕时的动作、神态、语言以及我的心理描写刻画出当时的真切体会,另外,我们也可以借助环境烘托,侧面描写,写出自己独特的情绪体验。这样,“那一刻”的情形,就清晰可见,感同身受了。

(责编: 辛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原教育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中原教育周刊所有。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原教育周刊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