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善良教育”叫校内动物园
此前,宁波北仑泰河学校建设了校内动物园,让同学们不出校门就能观赏到各种可爱的动物,如今学校不再满足于此,而是对其转为开放式管理,允许动物们大摇大摆逛校园,与同学们近距离相处。
(本报今日A09版)
闻所未闻,校内建有动物园。北仑泰河学校真能想,也真敢干。如我这样养过宠物的人都知道,侍候动物不易。吃喝拉撒睡,都要管到,养一只小狗与养一个小孩简直没什么两样。何况是动物园,里面养着种类不同的动物,它们习性不同,饲养方式有别,照顾起来难度可想而知。
泰河学校不知是怎么想的?这不是自找麻烦吗?且听该校校长严雪霞是怎么说的,“学校建设校内动物园,目的就是想拉近孩子们和自然界中不同生命的距离,培养他们从小热爱自然、保护动物的意识,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教育无价,让小同学们从小就接受爱护动物、爱护自然的教育,这对于他们未来的成长非常有好处。我自从养了两只宠物狗,不但加深了对动物习性的了解,而且还在与它们的朝夕相处中增进了对动物的感情,自觉变得越来越善良,自然也越来越懂得怎么去爱人了。
近年来,不断爆出的校园凌虐案,每每令我痛心不已,想不明白,何以如今的学生会如此冷酷?究其因,不能不归结到我们的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缺失了爱的教育,善的教育。自孩子跨入校门的那天起,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都一门心思把孩子往应试的路上赶,少有对他们进行爱动物、爱自然、爱人类的教育,这样,孩子从小就缺失同情心、同理心、悲悯心,冷硬而至于冷酷,做出虐杀校园流浪猫狗,甚而凌虐同学的事来。
行文至此,我想到了在德国,很多家庭把小猫、小兔、小狗、小金鱼等当作“实物教材”来饲养,家长们手把手地教孩子如何饲养、护理小动物,使他们在动手照料小动物的过程中,学会体贴入微地照顾弱小生命。可以想见,从小接受了此等“善良教育”的孩子,长大后一定会自觉地善待动物、热爱自然、关爱人类。
北仑泰河学校从建设校园动物园到开放动物园,让孔雀等动物与同学们打成一片,人与动物和谐相处,让同学们在与动物近距离接触中,认识动物,认识自然,从而开始爱上动物和自然,再由爱动物、爱自然升华为爱同学、爱老师,爱世间所有的人,这样的“善良教育”,是育人领域的创新教育,值得称道和借鉴。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原教育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中原教育周刊所有。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原教育周刊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