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校共10个民乐团,宁海一小学奏响特色教育 让孩子的童年在民乐弹奏中飞扬
葫芦丝、陶笛、巴乌、二胡、柳琴……每天早晨,如果你路过宁海县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城西校区门口,总能看到有学生或背或拿着一件乐器进入校内。漫步于校园内,各种丝竹声不绝于耳。这是宁海当地一所具有民乐特色的学校。
经过十几年探索,该校在艺术教育形式上大胆创新,形成以民乐为主的“艺韵城西”特色美育课程。如今,该校每个年级都有一两个民乐团,全校共10个民乐团,按照民乐校本课程进行专业化学习。同时全校还有十多类社团,进行全校民乐普及。近日,记者走进这所学校,看他们是如何将民族音乐的美播洒进孩子们的心田。
自主开发校本课程,培养学生审美能力
5月9日下午2点,记者走进宁海县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城西校区综合楼四楼的音乐工作坊,这里共有8个专用音乐教室。古筝、扬琴、二胡、竹笛、琵琶……参加各类社团的孩子们正拿着乐器进入专用教室分组练习,或吹或弹,或拉或打,进行小班化分组训练。
该校音乐老师肖伟介绍说:“我们学校因为民乐普及度广,家长也很支持,一些课堂乐器都是学生家庭自己购买的,比如陶笛、巴乌、二胡、柳琴等,如果这一天有音乐课,他们就会带过来,放学就带回家练习。但古筝、扬琴等一些较大的乐器都是学校购买的,主要是民乐团学生用的。”
据了解,该校音乐老师自主开发的《城西民乐》校本课程曾在2013年荣获省级精品课程。在精品课程指引下,孩子们学到了更多乐器知识和演奏技巧,也培养了他们审美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最终达到以美启智、以美载德、以美育人的目的。
2021年,学校正式成立校级“正·乐”民族管弦乐团,成员从每个年级的民乐团中选出。民族管弦乐团根据组别分成古筝组、吹管组、拉弦组、弹拨组和打击乐组等。这些孩子都是乐器小达人,能加入校队最高级别的民族管弦乐团,他们心里乐开了花,不仅因为乐团能代表学校参加省、市、县里的艺术节比赛,还有一个重要原因,他们能见到更高级别的专家老师。
原来,在宁海县教育局的牵头下,该校和浙江音乐学院、杭州翡翠筝团、宁波市小百花越剧团签订协议,专家老师们会定期来指导乐团的演奏,帮助学校开发建设音乐课程。这一举措不仅让学校更加清楚地认识到了自身的优势和不足,对如何开展音乐教学有了更深刻的感悟和思考,让教师对孩子们今后专业化的指导上有了方向。
有韧性更自律,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在一个较大的音乐教室里,四年级一个民乐团正在进行《赛马》的专业排练。
“我吹的这个乐器叫笙,是我们学校今年新买的乐器,我是我们学校第一个练习吹笙的学生呢!”403班陈诚同学兴奋地说,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音乐老师肖伟花说:“这学期我们在排练《赛马》,需要用到笙这种乐器,为此学校就新买了。我们学校的乐器是在教学过程中根据需要慢慢添置起来的。有些小众乐器虽然练习的学生比较少,但我们依旧会给学生介绍乐器的历史、演奏方式以及音色特点。”
陈诚在一旁补充说:“我之前是学长笛的,现在已经会三种乐器了,还学到好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陈诚经常跑来音乐教室自主练习,他对民乐的热爱,让他在学习、生活上变得更加自律。因为只有这样,才有更多时间练习吹奏。
其实,专业化训练是一件比较枯燥的事。“有时候,曲子中的其中一句弹得不好,我会要求他们弹50遍,没有别的办法,就是靠多练,加强肌肉记忆。教乐器多年,我发现孩子们在音乐的理解和领悟方面加强了不少。民乐学习除了让孩子们更有艺术气质外,还锻炼了他们的意志力,相信这种坚持不懈的精神,他们也会用在往后的学习生活中。”肖伟说。
构建异彩纷呈的 “艺韵城西”美育课程
其实,民乐课程只是城西校区“艺韵城西”课程的其中一个分支,此外还有声乐课程、合唱课程、表演课程、舞蹈课程、戏剧课程等。为了让每一个学生都能选择与自己兴趣爱好相适宜,且符合自身素质特点的艺术活动项目,该校构建了以民乐为主的1+N美育课程新范式,培养学生良好的艺术素养审美意识,陶冶学生艺术情操,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为了让每个层面的孩子都能够收获成就感,学校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与各种公益活动,比如每逢节日,民乐队就会走进幼儿园、敬老院、社区等进行演出及参加大型广场文艺汇演、建国70周年快闪活动等,既锻炼孩子们的表演能力,也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心。
该校校长张华说:“我们希望在‘双减’背景下,真正意义上探索实践独特的美育发展,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凭自己的意愿参与到活动中,培养他们对生活积极乐观的心态,丰富自我情感体验。”
民乐课程的开展,使得城西校区的艺术教育在社会上越来越有名气,成为学校一张独特的名片。近年来,该校荣获宁波市“晨风奖”艺术教育先进集体,“宁波市首届中小学校园文化品牌”称号,浙江省第二届义务教育精品课程,浙江省美育综合改革实践案例二等奖。民乐课题获得宁波市第五届艺术教育专项成果一等奖、宁波市教育科研优秀成果一等奖。
去年更是个丰收年,校二胡队《赛马》在全国青少年才艺展中获得特等奖,校琵琶队《阳春白雪》获得金奖。正·乐民族管弦乐团的原创参赛作品《社戏印象》在宁波市教育系统第十九届中小学生艺术节中荣获一等奖。同年,口风琴器乐合奏作品《龙的传人》《采茶扑蝶》荣获宁波市教育系统艺术节器乐合奏比赛一等奖。这些荣誉的获得让学生成就感满满,促进学生在平时的训练中更勤奋、更认真。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原教育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中原教育周刊所有。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原教育周刊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